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18013次瀏覽
擴產速度過快到光伏企業受重創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是階段性的產能過剩導致了光伏業的寒冬。受到2010年光伏產品火熱售賣的鼓舞,去年下半年國內很多企業開始迅速擴大產能,這些產能正好在今年釋放,又逢全部市場需求低迷,兩者疊加之下就造成了供需的進一步失衡。
2011年大部分國家的光伏組件產能約為50GW,其中中國已有及在建的組件產能總量約在30GW,而2011年大部分國家新增的裝機容量只有29.7GW。以此計算,去年一年中國的產能就能滿足全世界的需求,有約20GW的產能處于過剩狀態。
國家發展改變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從行業發展角度分析認為,光伏產業作為朝陽產業,還處在飛速發展期,雖然目前的數據相差過大,但是按照歐洲光伏產業協會的預測,未來5年大部分國家光伏裝機容量將至少增加138.2GW,長期看并不存在產能過剩。
“每個處于快速發展期的行業都面臨產能擴張,但節奏至關重要,在光伏市場需求不明朗的情況下,國內光伏生產商產能擴張顯然過快。”李俊峰坦言道。
此外,還有一個不能被忽視的原因是,光伏的市場空間看似廣闊,但太依賴相關部門補貼和傳統能源的比價,并且明顯依賴全部市場,不可控因素太多。而目前我國太陽能應用市場啟動緩慢。
80%和0.8%分別是我國光伏產能在大部分國家總產能的占比和中國光伏應用市場在大部分國家市場的占比。懸殊的比例差距,映襯出我國光伏產業內外供需失衡的現狀。只有打開市場應用的大門,才能找到解決我國光伏產業產能相對過剩的鑰匙。
“重外輕內”發展模式的失敗
“我們外向型發展的模式造成了今天光伏產業的困境,當初如果相關部門在門檻設置上加以嚴控,使得全部市場與國內市場的需求達到一個平衡,才不至于顧此失彼。光伏市場過分依賴全部,這就很危險。”宋亮分析說。
宋亮所說的外向型發展模式的形成,與我國十年前光伏產業迅速崛起的外部因素有著直接關系。
十年前,德國以及整個歐洲的光伏應用得到快速發展,相關部門給予高額補貼;而國內一批市場嗅覺靈敏的民間資本,受全部光伏市場強勁需求的驅動,率先進入了光伏制造業領域,并依靠我國制造業大國的比較優勢,迅速壯大了規模,使得國內光伏產量很快占據了世界靠前的位置。
“當年,只要有資本(本金),能買得起設備,從國外進口零配件,在國內組裝,然后整機出口,就能賺一大筆錢,根本不會發愁沒生意,做全部市場比做國內市場容易的多。”多年從事光伏產業的一位生廠商表示。
就是在這樣強勁需求的發生反應下,2010年,大部分國家主要光伏應用市場歐洲的發展進入了高峰,裝機量占到大部分國家總量的80%,而如此龐大的裝機總量中,很大一部分設備由中國光伏企業制造。
但是,世界上任何市場沒有單邊上漲的行情。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包括德國、意大利在內的歐洲主要光伏應用市場開始大幅削減光伏裝機補貼,造成大部分國家光伏產品價格快速下跌,光伏組件價格至今已下跌了50%以上,中國光伏組件出口量隨之銳減。
“光伏產業尷尬局面與歐美市場的增幅減緩,以及光伏產業吸引了過多投入資金致使產能嚴重過剩是分不開的。”宋亮指出,自2009年開始,光伏電池和組件,以及多晶硅的價格不時地遭遇“滑鐵盧”,暴利也隨著歐美補貼政策的削減而一去不返,到了2011年,大多數光伏企業已是微利甚至虧損,企業資金鏈更是面臨嚴峻挑戰。
據資料顯示,2010年,歐洲市場還占到大部分國家光伏市場的70%以上,到了2011年就已低于60%,但是大部分國家光伏市場規模仍在不斷上升。
“歐洲市場在大部分國家市場份額所占比例的逐步下降,預示了歐洲增長幅度變緩,同時,大部分國家其他地區的市場也在逐步上升,說明其他地區市場潛力在逐步釋放。中國光伏企業過分依賴歐洲市場生存的時代正在漸行漸遠。”業內人士分析。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上一篇:中利騰暉一體布局國內外光伏電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