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
建材,許多人的靠前直覺可能是,這是與自己的日常生活關系不很密切的產品。果真如此嗎?還是讓我們看一看國家于今年推出的有關標準和規定吧。從7月1日起,10種建筑裝飾材料有毒物質允許排放標準正式實施;民用室內工程必須要經過有資格的檢驗單位對室內空氣質量進行檢驗,合格后方可驗收。這些標準和規定的出臺,無不向人們顯示,質量合格、綠色環保的建材是人們健康生活的保障。
眼下,買房、裝修房的消費大軍在我國不斷增多,國家對城市改建、改造的一批要點工程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這都意味著有更多的建材被個人或集體購買。以北京市為例,從遍布在北京不同區域大大小小的建材市場不斷出現、以及進進出出的購買人群,可以看出這個市場的火熱。然而,面對種類和品牌繁多的建材用品,人們能隨口叫來的知名品牌有多少?特別是現在,基于健康、安全的考慮,當綠色產品成為消費者優選的產品時,當市場上有越來越多標有綠色字樣的產品進入人們視線時,有多少人能分辨出到底誰是真實綠色的產品?
正因為此,人們在建材市場有了太多的猶豫不決和反復比較。但稍不留神,還是有許多人把不符合標準的產品請回了家。為什么?相關人士一言概之,巨大的中國建材市場,沒有幾個叫得響的知名品牌。也正因為此,一些劣質建材仍然充斥市場。
據介紹,我國已成為世界上名符其實的建材大國。我國的水泥、
平板玻璃、建筑衛生陶瓷及石墨和滑石粉等產品的產量均居世界靠前,但大而不強是我國建材行業目前的發展現狀。企業規模小、數量多、工藝設備落后、環境污染嚴重等,在相當大的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建材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特別是在產品質量和檔次等方面,本土產建材與全部品牌相比有很大的距離。以衛生陶瓷為例,盡
管我國在世界上的產量非常大,但我國市場對高等陶瓷和衛生潔具的需求則主要來自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
而品牌意識普遍較差是我國建材業不可回避的問題。如今,當品牌競爭已成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動力時,在建材行業還有相當多的企業為謀求一時的利益,對質量、
管理持淡薄的態度。其實,早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曾出現了一些有名的建材品牌,如“五羊”牌水泥,它曾是我國
出口水泥的知名品牌,在全部市場上具有一定的影響。然而經過這些年的發展,由于這一品牌的帶有者對它的不重視、不愛護,致使“五羊”從市場中逐漸淡出,離市場越來越遠。
由于缺乏知名品牌,目前我國建材產品在市場上面臨著雙重夾擊。在全部市場,我國建材產品面臨著國外的反傾銷調查。今年以來,我國的平板
玻璃、建筑衛生陶瓷等的出口量都以60%-70%以上的速度增長,有的甚至達到了三位數。但我國的石材、衛生陶瓷和
汽車玻璃等都遇到了國外的反傾銷調查。而韓國眼下也正對我國的水泥進行反傾銷調查;在國內市場,我國的建材正面對全部知名建材品牌的激烈挑戰。日前,世界非常大的建材商已落戶深圳,由此帶來的連鎖反應是,有更多的全部知名建材品牌要進入我國市場。狼真的來了,怎么辦?是死扛著,能活一天算一天,還是找出“病因”積較應對?
針對我國建材業的這種發展狀況,業內人士還是很樂觀地說,不管是對國內市場,還是全部市場,本土企業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要想拓展這個空間,提高核心競爭力是關鍵。而提高核心競爭力就要在創新上努力,進行知名品牌的開發和培育。這種創新表現在思維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流通、營銷創新等諸多方面。比如在技術和產品創新上,要大力進行新材料的開發,生產各種預置件和組裝件,使整個建筑的過程變成在工廠里面完成,然后運到施工現場進行組裝即可,用一個月、兩個星期、甚至一個星期將一幢大樓蓋好。據悉,在德國,各種各樣的組裝件已用到居民經濟住房的建設中。再比如,在流通上應采用現代流通方式,像水泥,要以散裝為主,減少包裝投入資金和費用。當然,進行資產重組和強強聯手及股份制改造,加快產品的升級換代也是我國建材企業創品牌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