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以上的反傾銷案勝訴,將對美國具有震撼作用。中國所面臨的反傾銷挑戰,很多方面可以來衡量,首先是美國針對中國的反傾銷活動是較多的,大概占整個美國反傾銷調查的55%左右,而日本是32%,韓國是20%多,所以中國現在是美國反傾銷的非常大一個目標。在過去三年當中,美國對華的反傾銷勢頭在上升,中國的公司應訴美國反傾銷的案子數量也增長了16%,勝訴率大概接近40%。下面七個成功的經驗或者是教訓都是從各案例中總結出來的(主要是集中在2001至2003年中國對美反傾銷案件當中勝訴的案例),同時我們也考慮了中美之間未來可能會面臨的一些問題。
經驗一,我覺得應該從中學習成功的經驗,積較應訴。在美國進行反傾銷應訴是很貴的,大家都可以理解這一點。事實上從中國勝訴的案例中,我們也可以看出,中國方面的公司也好,行業協會也好,都采取了非常積較的態度來應訴。在美應訴要和兩個部
門去打交道,一個是美國的商務部,主要是對反傾銷控訴反傾銷幅度進行調查,還有是美國貿易委員會,對傾銷損害進行調查,這兩方面都需要積較應訴。根據美國的法律,中國被認為是非市場經濟的國家,事實上很多的中國公司,他們都不是由相關部門控制的,不能夠按照非市場經濟的標準來調查中國的傾銷幅度,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因為不同的標準就導致不同傾銷計算方法,有時候換標準的話,很多公司的傾銷幅度可能就下降為零。例如軸承的案例就是通過一系列的證據表明他們的傾銷的幅度低于傾銷標準,事實上中國企業在應訴過程當中可以舉出很多的證據證明他們不存在傾銷行為。
經驗二,由美國貿易調查委員會調查的案例,中國和美國貿易委員會都進行了很積較的溝通,來顯示他們的侵害不是由中國的進口所導致的,而是由其他的原因導致的,例如冷軋鋼
管的案例,因為他們用保障條款,這是由于戰爭的問題而導致美國行業受到損害,中國當然勝訴,這是一個特例。還有很多勝訴的案例都體現中國和美國貿易委員會之間有積較的互動,有證據表明中國產品不是造成美國產品損害的原因。
要用差異化的戰略來減少成為反傾銷指控的焦點。我們知道美國商務部和全部貿易委員會在確定反傾銷范圍中的各自作用,美國行業的變化有時候是很小的,但是在全部貿易過程中,就需要考慮產品的范圍是怎么樣的,它涉及到哪些產品?這時候如果用差異化的戰略具體對產品進行細分的話,就可以說中國的產品不是他們所涉及范圍內的東西,產品從結構、形式等都和美國確定的產品不一樣。如果能夠顯示你們這個產品是有非常大的特異性的,有差異性的,而且跟美國相關部門規定反傾銷保護當中的產品是兩類不同的產品的話,你就有很強的地位能夠獲得反傾銷的勝訴。
另外就是通過區分上下游產品這種模式,來證明你說的產品和我們提供的產品、銷售的產品是完全兩種不同的產品。因為中國在下游產品當中進行銷售,它和上游的產品完全不同。這表明我們第二條成功的經驗,就是說中國的產品,特別是輕工業的產品,如果通過這些差異化的戰略進行市場細分的話,可以減少成為反傾銷指控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