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25609次瀏覽
【中玻網】導語:石化行業化解產能過剩工作作為2013年石化聯合會的要點工作之一,得到了會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關注。聯合會工作組通過實地調研分析、與企業深入交流,對行業進行把脈會診,近日完成了《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專題研究報告》的編制工作,并已將煉油、氮肥、磷銨、氯堿、純堿、電石、甲醇、氟硅八大行業化解產能過剩的對策建議上報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國家能源局、國資委等相關部門,抄送地方行業主管部門及協會。中商情報網將對專題研究報告進行系列報道。
純堿行業產能過剩分析與對策建議
純堿學名物質材料(Na2CO3),又稱蘇打,是重要的基礎化學原料。純堿工業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被廣泛應用于玻璃工業、化工制品、洗滌劑、氧化鋁等行業。近年來,房地產業、平板玻璃等相關行業的快速發展,非常大的拉動了純堿需求,推動國內純堿產能、產量迅速增長。自2003年起,我國純堿產能和產量便穩居世界重要地位,出口量僅次于美國,位居第二。2012年,國內純堿產能約占世界總產能的45%,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42%。
一、行業發展現狀
(一)生產情況
近十年來,國內純堿產能、產量持續高速增長:2002年,純堿產能只有1100萬噸/年,2012年已達到2870萬噸/年,年均增速為10%。其中,聯堿法產能為1440萬噸,占總能力的50%;氨堿法產能為1250萬噸/年,占44%;天然堿法產能為180萬噸,占6%。據中國純堿工業協會統計,2012年的純堿產量為2401萬噸,比2002年增長1390萬噸,年均增速為9%。其中,聯堿法產量為1202萬噸,占總產量的50%;氨堿法產量為1032萬噸,占43%;天然堿法產量為167萬噸,占7%。
(二)消費情況
近年來,在房地產、汽車等行業的帶動下,國內玻璃工業蓬勃發展,拉動了純堿的消費增長。2002年-2012年,國內純堿消費量平均每年增長130萬噸,年均增速為9.2%。目前,國內純堿產量的48%用于生產平板玻璃和日用玻璃,20%用于生產無機鹽產品,5%用于生產合成洗衣粉,2%用于生產氧化鋁,7%用于出口,其余18%用于生產其他工業產品和庫存。
(三)企業籌備結構和產能分布情況
目前,我國純堿生產企業有44家(生產裝置為53套),占世界純堿企業總數的一半以上。其中,氨堿企業12家,聯堿企業31家,天然堿企業1家。國內純堿企業平均規模偏小且兩較分化嚴重:非常大企業的規模為300萬噸/年,較小僅為3萬噸/年,平均規模約為65萬噸/年;產能在60萬噸/年以上的企業有19家,占總產能的79%;30-60萬噸/年之間的企業有9家,占總產能的13%;小于30萬噸/年的企業有16家,僅占總產能的8%。
國內純堿企業分布在22個省級行政區,基本覆蓋了全國消費市場。其中,純堿產能前五位的省份分別是山東、江蘇、河南、河北和青海,合計占國內總產能的64.6%。
(四)工藝裝備情況
國內純堿生產工藝有氨堿法、聯堿法和天然堿法三種。其中,氨堿法是傳統生產工藝,產品質量好、單位產能投入資金少,但是廢渣產生量大且難以處理,只能長期堆存;聯堿法是我國獨有的生產工藝,具有廢渣產生量少、資源利用效率高等優勢,但是需要配套建設合成氨裝置,投入資金大,且聯堿企業大部分由小化肥廠改造而來,存在著技術和管理薄弱、消耗高等問題;天然堿法具有成本低、純凈等優勢,但是生產受到資源分布的制約,國內僅有1家企業采用該工藝。
近年來,我國純堿企業大量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和新材料,推動行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研發出新型變換氣制堿工藝、不冷式碳化工藝、物質材料尾氣制堿工藝、鹽堿鈣循環制堿工藝等新工藝;涌現出干法加灰技術、真空蒸餾技術、氨堿白泥脫硫技術、電石渣精制鹽水技術、離心機用于重堿二次過濾技術、煙道氣回收利用技術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先進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出65m2水平帶式濾堿機、650m3CO2螺桿壓縮機、粉體流涼堿機等先進裝備,推動純堿行業向大型化、自動化、效率高化方向發展。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上一篇:沙河安全浮法玻璃1月3日網上報價
下一篇:沙河長城浮法玻璃1月3日網上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