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中性結構膠來說,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用于建筑裝修中,處處能見此身影,作為一種單組份、中高模量且具有高粘結性能粘合劑來說,用途相當廣泛,非結構膠強度較低、耐久性差,只能由于普通、臨時性質的粘接、密封、固定,不能用于結構件粘接。下面由樂俊化工-小洪為大家簡述關于結構膠的發展史及性能指標說明。
1、中性結構膠發展史:
1978年:法國人馬爾嘎帶著結構膠(西卡杜爾31#膠)來到中國.
1980年,建設部正式下達了“建筑結構膠粘劑研制及應用技術推廣”的課題,由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遼寧建筑科學研究所共同攻關,
1983年完成了課題,研制出我國靠前個實用型——JGN型建筑結構膠粘劑,開創了我國化學法加固的先河,填補了國內建筑物粘鋼加固補強的空白。
1990年:中國工程建筑標準化協會標準《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規范》CECS25:90)將粘鋼加固技術正式納入規范并將JGN系列建筑結構膠列為使用產品。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城鄉環保部科技局印發<<建筑結構膠粘劑與其應用技術>>鑒定證書的通知,
1996年:中國科學院應市場發展要求相繼研制成:應用于動荷載構件的建筑結構膠,應用于潮濕環境下的建筑結構膠,應用于混凝土表面修補的建筑結構膠,應用于高溫條件下的建筑結構膠,應用于灌注式的建筑結構膠等各種結
構補強膠粘劑,
1997年:經應用調研及大量實踐表明,化學式粘鋼加固法在加固技術領域里已成為主要趨勢,工藝精良技術曰益成
熟,具有施工簡便.技術可靠.人力物力時間成本低.節省使用空間等優越性,已越來越受到廣大結構設計者的認可.
2000年:結構膠迅速發展到新舊建筑物的混凝土植筋錨固.化學法粘鋼.化學錨栓加固.粘碳纖維布(板).材料抗沖磨、裂縫灌漿防腐防水等加固補強項目中,成為日后建筑界不可缺少的重要建筑加固補強材料,
中性結構膠發展至今,已不斷創新及變革,已發展出如密封膠、防水防霉膠、玻璃膠、耐候膠、建筑膠、幕墻膠、魚缸膠等很多種規格,但是由于配方不同,總體參差不齊,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研發出更加高性能多用途的玻璃膠部類。
2、中性結構膠的性能指標:
下垂度:數值越低越好,表示膠體的抗變形,抗流掛性好。擠出性:數值低比較好,表示膠體容易擠出和施工。
適用期:數值合適為好,過小的話,操作時間短而緊張;過大的話,固化時間延長,影響工期和工作效率。
表干時間:一般來說,數值低比較好,表示膠體可以快速固化成形,但當需要對膠體表面進行修整時,表干過快會帶來不利。
硬度:數值合適為好。
熱老化:龜裂粉化現象和程度越輕越好。
拉伸粘結性:反映膠體綜合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對膠體的抗拉強度、粘結強度和牢度以及膠體的彈性模量都給出明確檢驗結果,為幕墻工程的設計提供定量依據。一般而言,好的幕墻結構膠拉伸粘結強度以0.8-1.2MPa為佳(國標為不小于0.6MPa),非常大拉伸強度時伸長率以超過200%為佳(國標為不小于高標準)。
由于未固化的結構膠和結構膠固化過程中都會釋放出揮發性化合物,長期吸入高濃度的揮發性化合物會有損健康,因此,工作場所應特別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風。本產品固化之前應避免與眼睛接觸,若與眼睛接觸,請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然后立即就醫。
上一篇: 密封結構膠的使用方法及與玻璃膠的區別下一篇: 玻璃膠的作用及打玻璃膠的技巧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