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瓿機-概要
關閉
開啟前先用砂輪在瓶頸處切出劃痕,消毒瓶頸,將乳頭向上,使藥液全部流入瓶體內,然后將瓶頸折斷即可。易折型安瓿在乳頭處
標示出廠家預先切割得的部位,按照這個方向將乳頭直接折斷即可。
注意:如果是尺寸較小的安瓿,將乳頭向上可能由于壓強不足,而導致藥液不能自動流到底部,在開啟時容易產生意外。需要用手輕彈或輕輕搖晃乳頭,藥液才能順利流下來。一般使用直徑小于7mm或容量小于2mL的安瓿時需要注意這樣問題。用于盛裝注射用藥的可熔封的硬質玻璃容器。容量一般為 1~25ml。制安瓿的玻璃成分要適宜。如玻璃中有Na溶出,造成藥液變質,甚至生成沉淀物以及有細小硅質屑片脫入藥液,皮下注射會造成結節,靜脈注射會造成血栓。因此,安瓿在裝存藥液期間溶液的pH值不能變化。
1886年,法國藥劑師S.利穆贊提出用玻璃容器封口后保存藥液的方法,并稱這種玻璃容器為安瓿。1899年戴恩認為玻璃中溶出物會使藥物變質,并對皮下注射有惡劣影響,提出需要一種長期保存藥液而不產生溶出物使藥液變質的玻璃。1910年,德國率先制造不使藥液變質的安瓿玻璃;1940年美國制造出化學性能穩定的玻璃。這兩種玻璃都屬于含鋇的硼鋁硅酸鹽玻璃。中國于50年代后期制造硼鋁硅酸鹽玻璃和含鋯的硼鋁硅酸鹽玻璃的安瓿,適應裝存磺胺等類藥液。
安瓿制造現已全部機械化。玻璃原料經稱重、混合后,在池窯(見玻璃熔窯)中連續熔化,由自動拉管機連續拉出一定規格的玻璃管。經過選管的玻璃管在立式或橫式安瓿機上拉絲、封底、縮頸,然后退火待用。為避免在注射時用砂石或鋸刀割安瓿頸時造成玻璃裂碎,須在其縮頸處施色釉或刻痕造成預應力,使其易折。某些需避光保存的藥品用棕色安瓿盛裝。棕色安瓿玻璃用鐵和鈦著色。安瓿灌裝注射藥液后用火焰熔封頸口,經120℃高溫滅菌,可長期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