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11244次瀏覽
【中玻網】從8月6日起,中歐光伏貿易爭端的“價格承諾”協議正式實施。歷時一年的歐盟“光伏反傾銷”近日塵埃落定。后“雙反”時代,光伏產業能否抓住機遇找到理性健康的發展之路?記者進行了探訪。
反傾銷調查重創企業
“和解”之前,歐盟的反傾銷調查以及臨時反傾銷措施已然對光伏企業造成巨大傷害。
在青島創銘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忠鋒眼里,歐盟市場已經可有可無。“‘雙反’之前,企業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板30%出口歐盟。3月6日執行‘強制登記’后,歐盟訂單下降50%;6月6日執行11.8%臨時反傾銷稅率,要么維持原價,企業自己承擔稅率成本,要么提價將稅率成本加進去,但這樣就意味著訂單將大幅下降,歐盟訂單下降到出口量的5%。”王忠鋒說。
近年來,我省光伏產業發展迅速,目前光伏產業產能在20億瓦左右,90%出口,其中對歐盟出口占全省光伏產品出口總量的70%以上。
2012年11月,歐盟針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雙反”調查后,我省相關出口企業已陸續由原來的20家左右銳減到不足10家。2012年我省對歐盟出口光伏產品4.3億美元,今年1—5月,全省出口額不到8000萬美元,同比下降超過60%。以出口量居全省前列的力諾光伏和皇明太陽能,截至5月底的出口貨值分別為594萬美元和487萬美元,同比分別下降84%和83%。
據了解,青島現有光伏企業中,尚缺乏真實成規模的大型企業。多年來,青島光伏80%依靠出口,美國、歐盟市場占出口額的40%—50%。而自美國、歐盟接連“雙反”之后,很多企業都徘徊在生死邊緣。
“和解”未必是救命稻草
在業內看來,“和解”對于瀕臨絕境的光伏企業來說,未必是“救命稻草”。
根據“價格承諾”協議,94家承諾企業對歐盟出口硅片、電池、組件,免征反傾銷稅,價格底線為每瓦0.56歐元,同時中國輸歐產品年總量不超7GW。其他未承諾企業將被征收47.6%(非承諾的應訴企業)或67.9%(非應訴企業)的反傾銷稅,有效期至2015年年底。
“中歐光伏爭端友好協議的達成,使得中國也包括我省光伏企業在一定限度內保有歐盟市場,為企業布局國內市場、開拓新興國外市場、產品升級換代乃至全行業的整合贏得一線機會。”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處機電科科長丁壽濱說,從盈利空間上看,中歐達成的承諾價格為0.57歐元/瓦,而目前我國平均出口歐盟價格為0.43歐元/瓦到0.45歐/瓦,也就意味著我省光伏企業將享有較原來更大的利潤空間。當然,這要建立在企業能夠保住歐盟市場的前提下。
記者查看了94家“幸存”企業名單,里邊并沒有青島光伏企業的名字,均是力諾光伏這樣的大企業,且主要分布在浙江、安徽、江西等地。
“對歐洲出口,原本就是大型企業占主要。70億瓦的配額限制意味著歐盟訂單將更集中到有限的大企業手中,中小企業很難獲得配額。”青島捷誠太陽能光伏有限公司負責人陶訓圣告訴記者,“11.8%或許還可以與客戶商量,共同分擔,但已經麻煩重重。如果升到47.6%,那就完全沒有回旋余地了,我們跟歐洲本土產品相比,將完全喪失競爭力。”
對于中小型光伏企業來說,歐洲市場正在漸行漸遠,被淘汰出局也許是在劫難逃。據了解,目前,中國光伏產能約為500億瓦,而此次承諾每年對歐盟出口不超過70億瓦,這就意味著中國光伏企業在歐盟市場的爭奪將變得異常激烈。數量眾多的中小型企業勢必將面臨被淘汰的危險。據了解,山東潔陽新能源、德州新博光伏、旭光集團等多家企業,目前產品出口歐盟已近停滯。以出口歐盟為主的許多青島光伏企業都在虧損經營。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