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9544次瀏覽
【中玻網】如果從傳統能源與新能源相互競爭的角度看,雙反本身就壓縮了光伏市場的成長前景,從而損害了大部分國家光伏的未來市場。
在大多數市場參與者眼里和分析家筆下,光伏產業已經成為當下“盲目擴張”和“產能過剩”的負面典型,國內外皆然。就中國光伏產業而言,連續5年年增長率超過高標準,在產品價格暴跌的背景下企業利潤銳減乃至大面積虧損,巨額負債更令企業如牛負重。
2010年,光伏產業毛利率還在30%左右,2011年就降到10%以下,而這個行業企業毛利率若是達不到10%就難以實現盈利。到今年上半年,海外上市的中國光伏股中,毛利率低達1%以下者已經比比皆是,有的甚至為負數。
從已公布的上半年財報看,66家光伏上市企業凈利潤降幅普遍超過50%,毛利率均低于10%,10余家光伏上市公司虧損。在重重壓力之下,尚德、賽維等龍頭企業深陷破產危機。賽維LDK去年虧損6.5545億美元,今年上半年虧損10.8億元,負債266.76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左右。
近期,美歐相繼對中國光伏產業發起“雙反”,也被國內外相當一部分觀察家視為中國光伏產業激進擴張的必然結果。由于中國光伏組件出口依存度較高,2010年之前98%的產品出口歐美市場,2011年這項比例仍然高達90%,美歐對中國光伏產業的“雙反”又令其雪上加霜。
就全世界光伏產業而言,在分析了300多家光伏電池板制造商的基礎上,可更新能源咨詢機構GTM研究(GTMResearch)10月16日發布的報告估計,未來三年全世界光伏產品年均供應量將超出需求3500萬千瓦,產能過剩很可能導致180家光伏電池制造商在2015年之前破產或被兼并,亦即60%的企業退出。
傳統能源倒逼新能源擴張
倘若從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角度重新審視,我們不難對光伏產業的“盲目擴張”取得新的認識。
光伏產業與傳統化石能源競爭的關鍵是價格和成本,光伏產業近年來得以實現高速增長,并不是各國、各地相關部門的扶持,而是新世紀以來這一輪初級產品牛市中,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持續大幅度暴漲。各國、各地相關部門之所以決策力度強支持扶植太陽能等新能源,原因也在于此。
因為太陽能發電迄今成本較高,而且在供應電力穩定性等方面還不能與常規的火力發電相比。如果石油、天然氣、煤炭等化石能源保持低價,無情的市場規律將使得光伏產業難以找到足夠的需求,而如果需求太小,導致生產規模太小,不足以實現規模經濟效益,光伏產業的成本就難以下降,也就更難以打開市場銷路,形成惡性循環。正是石油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價格暴漲,才使得太陽能發電的商業競爭力陡增,藉此贏得了非常大市場規模,光伏產業生產得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規模經濟效益,從而進一步增強其價格競爭力,形成“市場擴大——規模經濟效益降低成本——需求進一步擴大”的良性循環。
上述良性循環要想實現,關鍵就在于高投入資金和迅速形成生產能力,推動生產成本和價格快速降低,從而搶在化石能源行情大幅度下跌之前建立對化石能源可持續的價格競爭力。
回顧1970—1980年代石油危機前后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的命運變遷,就不難理解這一點對光伏產業何其至關重要。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前期,水力、核電、煤炭等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的開發取得長足進展:二戰時期苦于油源匱乏,德國開發的煤炭液化技術在戰后長期被束之高閣,那時又被從故紙堆里翻出來并一度大放異彩;巴西大規模推行酒精燃料汽車計劃;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在第二次石油危機的沖擊下竟然投入巨資在中國開發安太堡煤礦……
之所以如此,關鍵在于1973—1974年和1979—1980年的兩輪油價暴漲,用工業化國家出口的制成品衡量,1974年石油實際價格上漲3倍之多,以至于西方經濟學者將歐佩克主要的這兩輪大幅度提高油價稱為“世界歷史上壟斷力量的非常大勝利”、“有史以來較成功的人為大提價”。
然而,到上世紀80年代中期之后,隨著實際油價顯著下跌,很多替代能源和節能技術便長期遭遇冷場,直至新世紀這一輪初級產品牛市才再度咸魚翻身。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日前,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旗濱集團:我國先階段光伏產能已經超出全球需求,公司光伏產品應收賬款節節攀升,貴公司對光伏產...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