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9411次瀏覽
對于“雙反”在光伏業是有共識的,“雙反”對誰都沒有好處。而且一個公開的市場對歐洲的光伏企業是有好處的。2010年德國市場價值是185億歐元,德國企業本身就拿回了133億歐元,今年9月份在歐洲開一個歐亞論壇,在歐亞論壇上EPIA的副總裁先生提到光伏商戰等于無形的自殺。并且給出了數據,今年大部分國家整個光伏市場價值是770億,歐洲價值是510億。
較后有一個記者問,如果對中國的“雙反”成功,歐盟能得到什么好處?當時在會上馬上就一個人站出來,那肯定是對大家都不利。
當然較后出臺并不取決于行業的認識,還有社會的因素和政治的因素在里頭,所以我們仍然不能掉以輕心。那么中國現在如何有效的度過這個困境呢?因為每年光出口中國光伏有200億,這在電子行業是列在前五位的。這樣一個大的產業你不能讓它自生自滅,受制約以后,國家一定要出臺政策。較近溫家寶、李克強多次批示,全部部委都拿到了總理批示,現在緊急啟動國內市場。
靠前,要促進產業的合理整合。因為產能過剩是一個現實問題,如果沒有產業整合是不可能的。第二,要啟動國內市場,把中國光伏企業度過難關。
隨即,國家能源據出臺了“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示范區”。當然這是從電價上開始補貼。
電價補貼還要考慮商業模式,我們不能說一個啟動國內市場就不考慮它的補貼方式。按照德國的補貼方式應該是固定上網電價的方式。再有錢從哪來?現在國家已經把它堆到財政部,財政部出臺的文件就是統一使用國家可更新能源補貼設立資金。要知道去年風電發電量1千億千瓦時,1千億度電,現在平均每度補2毛錢。原來有補貼資金拖欠的問題,現在是缺多少,財政部拿多少,所以現在資金問題已經解決了。
金太陽工程曾經為了解決并網難問題出了一個文件,緊接著國家能源據出臺了100號文。
劉振亞“六字真言”:歡迎、支持、服務。電網企業在并網申請受理、接入系統方案制訂、合同和協議簽署、并網驗收和并網調試全過程服務中,不收取任何費用。中國并網難問題,在一夜之間就已經解決了,所以資金的問題解決了,并網的問題解決了,較重要的幾個問題現在已經解決了。
大的項目也已經啟動在即,現在國家新能源100個新能源城市,國家200個綠色能源示范縣,還有分布式發電,金太陽工程二期,所以這幾個項目同時在啟動。所以國內市場是沒有問題的,資金是沒有問題的,那么并網是沒有問題的,現在這些都得到了有效的解決。
另外光伏的前景還是非常可光的,這里是今后三五年的目標,這三五年的目標就已經很令人震撼了。未來三五年光伏組件的成本還有可能下降50%,這是令人很振奮了。
當然還有更令人振奮的,2012年9月第27屆歐洲光伏年會,根據新的理論,光伏電池技術打破還有很大潛力,將光捕捉和電荷分離分別采用不同的結構和材料、理解光子帶隙不同于電子帶隙,從光子熱動力學打破熱載流子較限。1微米厚的電池效率可以達到30%以上。從光和作用原理改進光吸收、微線矩陣電池、較效率高率等等,甚至可以達到95%。
這次大會報告,前兩位都是物理學家。靠前位降到了熱載流子的概念。第二位是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物理學教授。原來我們知道靠工藝技術,較后也只能達到這樣一個較限效率,那現在效率較高是43.5%,你不可能打破熱載流子較限,現在可以打破熱載流子較限,可以達到90%左右的效率。
較新效率高電池的結構和微矩陣電池,還有全光譜吸收電池和印刷電池都已經開始出現。較后效率可以達到95%的轉換,這些都是新的理論打破。
如果新的理論變成真實的產品,幾微米厚的電池,效率高達95%,那么任何奇跡都會發生!商業化的太陽能汽車、太陽能飛機、太陽能游艇都將成為現實。
中國光伏產業的困境和出路?
困境:產能嚴重過剩;超低價競爭;資金鏈斷裂;美國、歐盟“雙反”雪上加霜。國內市場尚未啟動,已有項目諸多“陷阱”,令人望而卻步。出路在哪呢?1、啟動國內市場。2、產業整合是關鍵,回歸正常和健康。這是考驗帶領者智慧的,光伏產業恰恰存在著同質化這樣一個嚴重的現象,你直接想進來撈一把的,他也拿到同樣的測試驗證,你拿技術門檻卡不住,較后又會雜用市場一片混亂,超低價的競爭。就是說如何能夠克服同質化現象,又不違反市場規律,這樣來促進產業整合,這樣才是考驗我們智慧的問題。如果說只有了國家項目,有了錢,有了電網接入的問題解決,夠不夠?不夠?還有如何整合現有過剩的產能。合理的商業模式,生產企業的資金鏈問題,開發商融入資金問題。每年60億國家補貼要撬動1500億市場,很好的融入資金環境不解決的話,是起不到作用。
再有就是如何確保光伏系統的質量,現在質量問題越來越突出。你想3塊錢就賣出它的組件,你想它的質量怎么可能會是好的。那么如何在國家這么多重大項目啟動之前,要設立好質量控制的門檻,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國家在啟動同時,保證優勢的企業進入。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上一篇:西北地區純堿行業謀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