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5382次瀏覽
【中玻網】繼美國“雙反”初裁后,9月6日,歐盟對我國光伏反傾銷立案也接踵而至。面對美國的雙反和歐盟的反傾銷,我國光伏產業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我國光伏企業如何才能開辟新的生存之道?
依賴補貼不可取技術才是關鍵
一直以來,通過吃補貼和優惠政策謀生是我國很多光伏企業的特殊生存之道,但隨著成本的降低,光伏補貼究竟該不該降,該如何降也引起業內關注。尤其是這種政策激勵能否從根本上幫助光伏企業做大做強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業內相關人士指出:補貼的目的除了扶持企業渡過難關,更應是著重培養中國光伏產業的核心競爭力。光伏補貼讓中國企業一直活在溫室中,難以自立。過高的補貼在繼續激勵地方相關部門“大干快上”的同時,間接為技術水平較低、缺乏核心競爭力的現狀埋單。國家補貼使得很多企業誤入歧途,只想著掙錢,忽略了核心競爭力的培養,一旦離開補貼難以生存。
核心技術缺失成為我國光伏產業的通病。企業競爭力不足,隨著整個行業進入洗牌階段,也成為首批淘汰的對象。以技術升級應對反傾銷,提高產品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從新產品上找到打破口應是解決之道。
國內市場亟待發展
自2005年以來,我國光伏產業進入了持續五年的爆發式增長期,2006年至2010年間,我國太陽能光伏電池產量連續五年年增長超過或接近高標準。但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并不是基于國內市場的消費,數據顯示,我國的光伏產品90%以上依賴全部市場,其中美國占據了10%,歐盟市場占了60%以上。
我國光伏產業主要的需求地在國外,而國外經濟不景氣導致需求下降,產能相對過剩。那么無論歐盟是否對光伏企業征收反傾銷稅,拯救中國光伏業的根本方法還是建立國內的光伏市場,擺脫被外需牽著鼻子走的局面。
隨著國家扶持政策的出臺,國內光伏產業市場需求逐漸加大。國家“十二五”可更新能源發展規劃中提出,到2015年中國太陽能發電的累計裝機將達到21GW,比較早討論的5GW的目標多出了16GW,彰顯了我國大力發展光伏產業的信心和決心。我國“十二五”及2020年光伏發電規劃發展目標為累計安裝量分別達到21GWp和50GWp,實現目標后,2015和2020年光伏發電對我國總發電量的貢獻分別為0.4%和0.87%,比例仍然很小,發展潛力巨大。
面對美國對華光伏雙反、歐盟反傾銷立案,當前我國光伏產業發展較迫切、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科學有序的開拓國內光伏市場。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