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9987次瀏覽
種種優惠中,首當其沖的是低息貸款。過去幾年,中國的地方相關部門不計成本給予太陽能企低息甚至是無息貸款、免費提供土地、補貼電價。種種發生反應手段是把雙刃劍,中國太陽能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產能過剩、企業對相關部門過度依賴的問題。7月份爆出的江西賽維債務問題以及當地相關部門與該企業剪不斷理還亂的關系便是一例。
由于中國太陽能產品在歐洲市場上的份額已經占到差不多60%,其產能過剩帶來的價格下降直接威脅到生產成本偏高的歐洲企業。自去年底,德國太陽能行業就掀起了破產潮,而來自中國企業的競爭是重要原因。
來自中國的競爭是破產的誘因,德國人也從自身找原因。
德國弗勞恩霍夫太陽能系統研究所ISE的主任艾克-韋伯(EickeWeber)對德國《商報》在線說,“中國太陽能組件低于生產成本是市場上巨大的產能過剩造成的結果”。他表示,這種現象在德國企業那里也能看到。
據統計,2011年,德國約230億歐元的投入資金有65%流入太陽能行業,創下歷史記錄。作為新能源產業,太陽能企業在世界很多國家都受到政策扶持,德國也不例外,而濫用補貼的德國企業也不在少數。但在意識到政策造成的泡沫后,德國于今年年初決定削減太陽能行業補貼,主要依靠補貼生存的企業應聲倒地。
德國相關部門一貫支持新能源企業的發展,但對無法適應競爭的德企,則讓其優勝劣汰。德國前聯邦環境部長諾貝特-霍特根(NorbertRoettgen)說,“太陽能行業必須有創新性地應對來自亞洲的低價競爭。誰要是不能適應,誰就是犧牲者。”這話恐怕也適用于陷入價格困境的其他中國企業。
貿易保護不一定能“保護”好歐盟企業
歐盟發起反傾銷調查旨在保護歐盟的太陽能企業,但能否如愿還是個未知數。
從短期來看,歐盟的訴訟未必能取得成功。柏林太陽能市場研究中心的重要地位分析師雷奧納德-赫比希(LeonardHerbig)表示,中國產品的相關文件比較齊全,證據充足。他舉例美國對中國太陽能企業進行反傾銷調查時,因為缺乏中國方面的數據,結果以泰國為參照,得出離譜的懲罰性關稅數字。
他進一步表示,價格因素在太陽能組件的市場交易中的影響作用越來越小。“越來越重要的是,企業是否能提供10年以上的產品保證以及長達25年的功效保證”,赫比希說,“對此,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只相信中國生產商”。恐怕如何提高歐洲企業的長久競爭力才是歐盟應該操心的事情。
在中歐光伏貿易中,還有眾多歐盟企業受益于中國太陽能組件低廉的價格,他們并不愿意充當其他企業的炮灰。GiulioArletti是Coenergia的總經理,也是歐洲“平價太陽能聯盟”(AFASE)的會員,他就持此態度。
從長期角度看,太陽能行業將面臨洗牌,暫時的保護非長久之計。艾克-韋伯說,“到2013年底,或者2014年初,太陽能組件市場將會進一步洗牌,很多企業將不得不倒閉。較后能存活的是那些能大量生產更廉價產品的企業。歐洲企業是否是其中一員,將拭目以待。”
對于已經占據德國半壁江山的中國企業,德企沒有懼怕和怨言并不真實。但事實如此,德企只能更務實地面對現狀,為產業調整做準備。柏林亥姆霍茲研究所的光伏相關人士利普斯(KlausLips)表示,很多德國太陽能企業已經慢慢開始將其收益寄希望于研發上了。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日前,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旗濱集團:我國先階段光伏產能已經超出全球需求,公司光伏產品應收賬款節節攀升,貴公司對光伏產...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