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12783次瀏覽
【中玻網】近日,7家美國光伏企業申請對中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板)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下稱“雙反”),這一紙訴狀,幾乎牽動了國內所有光伏生產企業的神經。
繼英利、尚德之后,10月26日,晶科能源就美國方面提交的不公平貿易申訴亦做出公開回應,其重要地位執行官陳康平表示:“我們將拿出證據證明我們過去一直在嚴格遵守全部貿易準則。該事件未解決之前,我們將繼續與我們的客戶和伙伴開展合作,確保業務正常運轉。”
一旦美國立案,歐洲是否會進行效仿?目前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銷往歐美的光伏產品占據了中國光伏企業近90%的銷售額。在光伏產品價格大幅下降、產能亦開始過剩的背景下,悲觀的情緒已經開始蔓延。一位光伏業內人士表示,中國企業被訴“雙反”(反侵銷、反補貼)立案的可能性很大。
全部貿易委員會預計在11月8日對是否立案做出裁決。
降價引訴訟
2011年以來光伏產品價格的持續下滑,構成了美國企業此次申訴的主要背景,而中國企業則成了這一現象的替罪羊。2010年,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品總價值高達14億美元。
由SolarWorld公司牽頭,由七個美國晶硅太陽能電池制造商組成的美國太陽能制造聯合會(CASM)在日前發表的聲明中強調:“中國向美國出口的太陽能電池和電池板總量在2008年至2010年內增加了逾350個百分點。僅2011年7月一個月,由中國進口的晶硅光伏電池板和組件就已超過了2010年全年的進口量。這種增長成為了去年大部分國家產品價格下降40%的主要原因。”
事實上,中國光伏業一開始就與全部市場對接,其光伏組件產品的整個產業鏈是相對透明的。上述光伏業內人士稱,無論是原材料多晶硅還是太陽能電池,中國都形成了公開的交易市場,定價基本是由市場行情所決定的。
導致光伏產品價格頻頻下滑的原因,是進入今年第三季度之后,歐洲由于主權債務危機而使得經濟前景不明,光伏補貼的落實還沒有著落,銀行的融入資金難度卻在增加,這些都使得歐洲市場的消費需求出現了放緩。
“在這種預期下,一些企業急于出貨而大幅降價的行為是存在的,但這只是個別廠商的行為,不能算是傾銷行為。”來自浙江一家組件企業的外貿經理說。
但中國企業授人以柄的案例,是較近兩次在美國和德國舉行的光伏展上,中國參展企業相繼報出了約0.93美元/瓦以及0.86美元/瓦的價格。而據PVinsights的調查,目前晶硅電池組件每瓦平均報價為1.175美元。
“當時我也在美國的展會上,當0.86美元這個價格報出之后我們也有點兒嚇到了,因為我們當時制定的低價是0.97美元/瓦,利潤已經很薄了。”上述外貿經理表示。
不過他強調說,光伏企業報價低會引發系統性風險,甚至影響到行業的資金回籠。“如果價格下跌太快,買家甚至會拒收貨品,就讓產品滯留在海關,等時效期限一過,海關拍賣時買家再低價買回,這樣出口企業的風險很大。”顯然,光伏產品價格下降,中國并不是“贏家”。
更重要的是,中國光伏企業海外設廠的前景,也由此被蒙上了一層陰影。在CASM提交的申請文件中,聲稱尚德電力在美國所建的組件裝配公司——尚德Arizona公司的功能定位是幫助其實現低價銷售。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全部貿易委員會網站上公開的申訴文件顯示,此次共有75家中國光伏企業被“點名”。除了英利、尚德、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上市企業之外,尚品、天威等規模較小的企業也被囊括其中,甚至光伏制造并非其主業的正泰太陽能及杉杉公司此次也一并被納入申訴對象中。
“對申訴對象涵蓋范圍之廣,在以往的貿易摩擦案件中并不多見。”涉外律師張峰表示,由于企業之間發展程度、資源稟賦不同,可能在抽樣結果中呈現不同的成本結構,因而申訴方可以拿自己的標準去“套”結果,使得形成“事實傾銷”的可能性大增。
在種種不樂觀的因素下,上述業內人士判斷,中國企業被訴“雙反”立案的可能性很大。
風險恐蔓延至歐洲
“其實美國市場現在占我們總出貨量的40%左右,大頭還是在歐洲,現在我們擔心的是歐盟會不會效仿美國也提起‘雙反’。”上訴被采訪人士說。據悉,銷往歐美的光伏產品占據了中國光伏企業近90%的銷售額。
全部咨詢機構IHSiSuppli表示,2012年大部分國家光伏裝機容量的增速將在20%以內。這與光伏曾經的高速增長形成了鮮明對比——2010年大部分國家光伏的增速高達139%。在市場已經大幅下滑的悲觀預期下,如果歐美的“雙反”大棒再打在中國光伏企業的身上,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
據中國有色金屬協會硅業分會較新統計,國內多晶硅現貨主流報價為35萬元/噸,比年初70萬元/噸的報價低出一半;而光伏電池組件價格也在過去三個月內下降30%。
與價格暴跌相對應的是產能的過剩。有數據顯示,2011年大部分國家光伏產能過剩為10GW,其中8GW來自中國。
截至2011年年底,常州天合、英利新能源的產能都將達到2GW,無錫尚德則在2.4GW左右,而后起之秀晶澳的產能年底將達到3GW。中國光伏企業的瘋狂擴張,一旦遭遇歐美市場的“急剎車”,那么眾多企業將在刀尖上起舞。
“中國國內的光伏市場尚沒有大幅啟動的跡象,一旦海外市場被封鎖,那么光伏企業將面臨貨難賣、錢難賺的局面,一批資金實力較弱的企業將率先被淘汰。”上述業內人士如是預測。
中投顧問高等研究員李勝茂指出,反駁美國同行指責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市場采取了低價傾銷競爭策略的問題上,國內光伏產業界可從兩個方面著手反擊。“首先,充分說明中國企業在美國銷售光伏電池和組件的價格下降,與時下世界光伏產業正處在發展低迷期有直接關系,中國光伏企業在美國市場上降價銷售更多的是一種被動行為;其次,充分展示中國企業對光伏電池和組件產品定價的合理性,比如向相關方面展示產品的真實成本、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銷售價格等。”
浙江省太陽能行業協會秘書長沈福鑫表示,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浙江省在年底前將把這些企業做成一個類股份制企業的聯盟形式,“以大帶小進行市場突圍。”
同時他也強調,由于美國企業提起的貿易訴訟也是全部市場貿易保護開啟的信號,一些仍在向光伏領域進行投入資金的企業應當慎重評估市場風險。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