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來,他在
浮法玻璃技術研究上孜孜以求,取得一系列重大打破,44歲便成為中國
玻璃工業技術領域的帶領人物;
他以科技進步為先導,在短短兩年的時間里,領導中國凱盛打下國內市場的半壁江山,并走出我國,讓中國技術在世界經濟舞臺上展示魅力;
他有著濃濃的“蚌埠情結”,無論走到哪里,這片土地都讓他魂牽夢縈———陽春三月,乍暖還寒。在安慶桐城老街的巷口,一位70多歲的大娘,望著慢慢駛去的一輛汽車緩緩揮手。汽車很快消失在視野里,她依舊站在那里一動不動,眼睛望著汽車遠去的方向,那只揮動的手久久不愿放下。她多想留兒子在家里住上一晚,娘倆好好說說知心話,可是兒子太忙了,只能陪自己吃一頓中午飯,又要匆匆趕路。
27年前,也是在這個巷口,母親目送著年僅17歲的彭壽踏上了武漢工業大學的求學之路。二十多個風雨春秋,而今站在她面前的彭壽,已經是中國凱盛全部工程公司的總經理、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還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教授級高等工程師,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青年相關人士。雖然只有44歲,但彭壽已經成為中國玻璃工業技術領域里的帶領人物,目送著兒子遠去,老太太既依依不舍又特別自豪。這時候她還不知道,兩個月后,她的兒子再次成為令人矚目的人物:人事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國家七部
門聯合批準彭壽為“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重要人選,在安徽省獲得此項殊榮的僅有兩人。
桐城是有名文學流派“桐城派”的發源地,這里素有重學之風。從這方土地上走出來的彭壽,在大學階段就勤奮好學,加之他天資聰慧,畢業那年以全科皆優的成績被分配到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
報到的那天晚上,彭壽激動得一夜沒有合眼。白天老相關人士的話反復回蕩在他的耳畔:“中國玻璃工業的起步晚于西方發達國家半個世紀,通過幾代人的努力,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一套屬于中國人自己的玻璃生產技術,但我國的玻璃生產技術還比較落后,尤其是世界先進的浮法玻璃技術中的許多難題還沒有攻克,這個重任就歷史地落在了你們這一代年輕人的身上……”
作為文革后靠前屆大學畢業生,彭壽和同時代的年輕人一樣,有著一種神圣的歷史使命感,老相關人士的話語像錘子一樣重重地敲打在他的心上。是的,幾十年間,老一輩的相關人士們已經為振興中國民族玻璃工業做出了畢生的貢獻,新一代的科技工作者,承擔起中國浮法玻璃技術的科研開發任務義不容辭。他思索著,如何為中國玻璃工業的技術進步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夜深了,玻璃工藝所實驗室的燈光一直亮著。燈光下,一位年輕人正在進行著熱工實驗。失敗了,重來;一遍不行,再來一遍。已是深夜12點多了,負責院區
管理的老大爺熬不住了:“年輕人,明天再干吧!你那活也不是一天能干好的,今天就早點休息吧!”
離開了實驗室,他又找來一大堆熱工理論書籍,一直啃到東方露出晨曦。彭壽是在為提高浮法錫槽理化穩定性而進行技術攻關。錫槽是浮法技術的“心臟”裝備,其物理化學的穩定性是浮法技術的關鍵所在。通過數百次的熱工實驗,解決了一個個技術難題,彭壽終于攻克了這一制約中國浮法技術發展的關鍵性技術難題,有效改善了錫槽的密封性能,提高了錫槽的熱平衡性和熱均勻性。這一技術成果應用于生產中,大大提高了中國浮法玻璃的質量。經在應用中進一步完善,使中國浮法技術向全部化水平邁進了一大步。
秋天來了,南國深圳的空氣格外清新,寬闊的道路邊,棕櫚樹雄姿英發,火紅的鳳凰花如多情的少女隨風起舞。蛇口海灣松軟的沙灘上,彭壽凝望大海,心情如海水般波瀾起伏。1991年10月,彭壽受命到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主持工作。深圳分院設立于改變公開初期,由于種種原因,它的發展出現了問題。肩負重托,彭壽陷入了沉思:身為一名科技工作者,他十分鐘愛自己為之獻身的浮法技術的研究工作,如今直面市場經濟的大潮,他面對的又是一個如何適應市場經濟的全新課題。一種新物質的生成在于分子的裂變和重新聚合,分子化學的原理給了彭壽很大的啟示。他決定把浮法技術的實驗室搬進工廠車間里,直接面對市場搞科研,將自己的科研成果直接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
南國的天空湛藍湛藍,幾朵白云掛在蒼穹,綠草地上,孩子們正在玩著“丟手絹”的游戲,看到這樣的美景和場面,彭壽的心情卻十分沉重。此時他腦海里浮現的是玻璃廠高聳的煙囪、冒出的濃煙和污染的空氣。
沒有配套的環保技術,就沒有玻璃工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攻克煙氣脫硫除塵技術難關!立項后,他帶領攻關小組仔細研究了國內外的上千種資料, 在工廠的車間里、窯爐旁,反復做排氣凈化脫硫實驗。
石英砂熔爐溫度高達數千攝氏度,做這種實驗首先就要經受高溫的考驗,氣流溫度高、流量大、不易接近,給實驗帶來很大的困難,他們不畏艱難,以超乎尋常的毅力,在高溫的窯頭做了成百上千次的實驗,終于攻克了這一技術的難關,科技成果應用后,所排煙氣全部達到全部公認的環保標準,這一技術成果填補了空白區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深圳的十年間,彭壽主持攻克了近百個技術難關,主持完成了數十項國家要點和國外重大
建材工程設計項目,其中,2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金獎,2個獲國家銀獎和銅獎,另外還有20多個項目獲得重要工程設計獎。同時他還先后創造出中國玻璃史上的三個靠前:他主持設計了我國靠前條超薄浮法玻璃生產線;主持完成了我國靠前條超薄浮法玻璃深加工生產線;主持完成了我國靠前個玻璃廠煙氣脫硫項目。
在彭壽領導下,深圳分院科研上和經營上都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他的經營
管理才能也得到了中國建材集團領導的賞識。2002年5月,彭壽被任命為與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合并運作的中國凱盛全部工程公司的總經理。中國凱盛與蚌埠院同屬于一套班子和人馬,蚌埠院是有著50年歷史的科研院所,長期沿用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難以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彭壽出任中國凱盛總經理和蚌埠院院長后,以敢為天下先的精力創新管理體制。根據科技型企業的特點,他提出了旨在讓科研人員充分實現自我價值的人力資源“6P”管理模式,同時大刀闊斧精簡機構,通過績效掛鉤的工資分配制度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工作積較性,管理創新為科技型企業注入了精力。
彭壽對原蚌埠院旗下的產業、部門和公司進行精心梳理,將原先眾多的公司和部門,按產業關系進行統合,精煉出玻璃、水泥、建筑工程設計“三大主業”,打造了凱盛工程、凱盛機電、凱盛礦產、凱盛環保節能“四大業務平臺”。與此同時,挑出精兵強將,在各戰略高地分兵踞守,在凱盛上海總部和蚌埠大本營的基礎上,先后在深圳、南京、北京、大連、重慶設立分公司及辦事機構,構架了東、南、西、北、中覆蓋全國的“五大業務網絡”。
科技型企業科研是龍頭,本身就是科技人員的彭壽自然知道科技創新對科技型企業的價值所在。根據中國凱盛蚌埠院現有人力資源和產業分工,分別成立了玻璃、新材料和機電設備三個研發中心。科研成果的管理也納入創新的軌道,科研人員可以自帶課題進入研發中心進行研究,成果經轉化后,相應的科研人員將以參股的形式參與利益分配。良好機制調動了科研人員的積較性,一個個科研成果如源頭活水般流向生產靠前線。僅2003年就完成科研開發項目14個,有10項科研成果獲得國家專利,是歷年總和的2倍。經過科研人員的刻苦攻關,中國浮法玻璃技術第二代有了重大打破,至此,中國凱盛在浮法玻璃技術領域的研究已走在了國內的較前沿。
在驚濤駭浪的商海中,彭壽像身經百戰的將軍一樣指揮若定,處變不驚,而更多時候,他又像一名勇士,總是身先士卒,沖鋒在前。
五月的杭州景色宜人,西子湖畔游人如織,雖然已經多次來到這“人間天堂”,彭壽卻無心領略西湖美景。得知浙江玻璃集團將要上一個日熔化量400噸的浮法玻璃項目的信息時,他正在北京的一家賓館里與客商談判,談判結束時已接近中午吃飯的時間,同事見“老彭”很是疲乏,勸他在酒店吃飯然后休息休息,明天再走,性急的彭壽就是不聽。“競爭講的就是效率,搶時間就是搶商機,往往幾分鐘的時間差就可能與機會失之交臂!”說著,彭壽駕車直奔機場。在飛往杭州的飛機上,彭壽獨自享有了一頓“空中午餐”,下午2點剛過,浙玻的老總還沒上班,彭壽已經來到會客室。
浙玻的項目競爭對手很多,國外的知名公司也參與了競標,在彭壽到來之前,已有數家公司提前介入,他們也已有引進國外技術的意向。怎么辦?情急之中的彭壽馬不停蹄趕到凱盛上海總部,立即召開會議研究對策。第二天一大早,彭壽又來到浙玻老總的辦公室,當他把一整套的技術方案和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擺在案頭時,浙玻老總被眼前這位年輕的彭總經理高度的敬業精力深深折服了。接下來是緊追不舍,一遍一遍地介紹,一輪一輪地商談,通過異地項目的現場考察和反復對比,終于說服浙玻改變了主意。中國凱盛較終取得了浙玻集團一攬子玻璃項目的總承包權。
良將帳下多賢才,國內外業務的不斷拓展,中國凱盛名聲日隆。早先被合資公司挖走的一批年輕人,紛紛返回加盟中國凱盛。一位幾年前離開蚌埠院的科技人員,懷著惴惴不安的心情找到彭壽,希望重新回來加盟凱盛,想不到彭壽拍著他的肩膀說:“你愿意回來干,就是對凱盛有認識,凱盛對有能力、對凱盛有信心的人員都歡迎回來!”一句話,彭壽將這位科研人員的心緊緊地與凱盛聯在一起。
彭壽常說這樣一句話:“只有與巨人共舞,自己才可能成為巨人”,這也成了他的一句格言。在彭壽的帶領下,中國凱盛在國內市場上迅速擴張,經過短短兩年奮斗,中國凱盛已經占據國內玻璃設計領域60%的市場份額,在同行業中穩居榜首。“要做就做前列”,這是彭壽較常用的語匯,做了國內的靠前后,他并不滿足,他要走出我國,在更廣闊的全部市場的舞臺上“與巨人共舞”。
中國浮法技術是世界上沒有購買國外專利自行研制開發的技術,作為一直投身于中國浮法技術研究并為此做出過重要貢獻的科研人員,彭壽對中國浮法技術有著無法言表的感情。幾代科研人員傾注畢生心血研究開發的中國浮法技術已經十分成熟完善,完全能夠跟國外的先進技術相媲美,以前我門的浮法技術一直在國內打轉轉,國外廣闊的技術市場成為世界發達國家獨享的樂園。想到這些,一種強烈的民族責任感油然而生,他決心依靠科技進步,打造中國建材技術
出口的“航空母艦”。
全部招投標是個激烈的競技場,來自世界各地的許多大公司無不摩拳擦掌。2002年3月,越南答橋玻璃廠100噸/日格法—壓延“一窯兩工藝”玻璃生產線工程設計及技術服務項目進行全部招標,數十家世界有名公司前來投標。招標分兩個階段進行,在首輪技術標的招標時,中國凱盛進入前列,第二輪商務標投標時,中國凱盛沉著應戰,經過十幾個回合的艱苦談判,終于挫敗競爭對手一舉取勝!簽完合同,中越雙方舉杯共慶,當彭壽喝下慶功酒的時候,不覺心頭一熱,眼睛竟突然濕潤了。
首戰告捷,中國凱盛名聲遠播,中國技術在世人面前展示出它特有的魅力,接著,中國凱盛迎來了它豐收的春天。當年,中國凱盛先后與哥倫比亞、孟加拉、緬甸、越南等國一下簽了五項國外工程總承包和技術服務合同,合同金額折合金額1.9億元。
在中國凱盛和蚌埠玻璃設計院,彭壽有個“空中總經理”的雅號。凱盛點多面廣,國內國外的分支機構有許多事情都需要他親自處理,分布于全國和世界各地同時進行著的數十個項目他還要掌握靠前手資料,于是各地來往奔波便成了他的家常便飯。身邊細心的人注意到,自從擔任凱盛老總后彭壽常常早上還在上海開會,下午又出現在數千里之外的某個工地上,而第二天較可能又在另外一個地方的談判桌上見到他。彭壽精力旺盛,飛機經常成了他辦公的地方。
在彭壽的眼里,效率、速度等同于工作質量,與時間賽跑已經成了他生活習慣的一部分。他是蚌埠市人大代表,一次,代表們到螞蟻山奶牛場視察工作,打電話通知他時,他剛下飛機,代表們以為他可能來不了啦,沒想到2個小時過后,他踏著泥濘,深一腳淺一腳地從山下趕來。
彭壽在老家的父母年事已高,可他沒有時間去看望。彭壽的愛人是一家醫院的外科醫生,同樣工作繁忙顧不上家,兒子從小就學會了照顧自己。其實彭壽也有兒女情長,只不過他只能將這些柔情埋在心底。整天滿世界里奔波,但每天睡得再晚,他都不忘給家人打個電話,電話中話語不多,親人們已經感受到了那濃濃的愛。
彭壽還是個十分細心和具有愛心的人。院里無論哪位同志生病住院,若他在蚌埠必定親自到醫院看望;如果身在外地,他一定要托人送去他的問候。在深圳,一位同事在聊天中無意中提及父親生病的事,彭壽回到蚌埠的當天晚上就前往醫院探視。還有一次,外商來訪,晚上需要一位中層干部出面接待,聽說這位中層干部的愛人正好那天過生日,彭壽說,凱盛員工的愛人過生日也是個大事,他立即準假,還精心準備了一束鮮花送去他的生日祝福。院里離退休的同志較多,這些離退休的老同志大多是科技工作者,彭壽把他們視為寶貴的財富,不僅及時兌現政策待遇,他還號召全院的同志生活上關心他們,精力上尊重他們,讓他們在家休養也能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
“彭壽,你什么都好,就是‘蚌埠情結’太重”,一位老領導已經三次對彭壽提出了這樣的“批評”,在一次聚會時彭壽十分動情地向這位老領導坦露了心聲:“蚌埠是我事業起步的地方,沒有蚌埠就沒有我的今天,或許也不會有今天的蚌埠院。多年來,蚌埠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以及蚌埠市人民對我關愛有加,對蚌埠院的建設和發展始終如一地關心和支持,這份情意我走到哪里也無法忘懷。”聽了這樣的話,這位老領導被彭壽的真情打動,連聲說:“看來我以前確實是批評錯了。”
彭壽的“蚌埠情結”存乎于心,也表露在他的行動中。
2003年5月,“非典”肆虐,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威脅。彭壽身在上海,但心里惦記著蚌埠,他想到蚌埠此時可能較需要遠紅外體溫檢驗儀,而這種測溫儀因市場脫銷很難買到。那時廣東是“非典”重災區,彭壽親自趕到深圳,托請一位朋友幫忙,一下子購買了10臺測溫儀,捐贈給蚌埠市的有關部門,這些測溫儀在“防非”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去年10月,遠在深圳的彭壽從報紙上看到安徽省遭受特大洪澇災害的消息,他又想到了蚌埠的父老鄉親。當晚他就打電話詢問災情,并研究決定由中國凱盛拿出10萬元捐款救助災民,同時他又發動蚌埠院全體職工為災區捐款,短短幾天時間捐款1.4萬元,衣被600多件,送到民政部門。
中國凱盛產業做大做強后,也沒有忘記參與蚌埠的經濟建設。不久前在高新區奠基的凱盛機電產業園就是彭壽主持下中國凱盛落戶于蚌埠的又一大型項目,產業園占地百畝,是集科研開發、設計加工整體化的科技型企業。彭壽打算把蚌埠建成中國凱盛的研發基地和生產加工基地。此舉對促進蚌埠經濟發展,提升蚌埠產業檔次具有積較的推動作用。
彭壽總是那樣忙碌,匆匆地來,又急急地走;天南海北,國內國外。但他不管走到哪里,蚌埠都讓他魂牽夢縈。
上海是世界的窗口,普陀區那座28層的中期大廈里,彭壽指揮若定。在凱盛上海總部,彭壽又在規劃著企業發展的宏偉藍圖,他要實現中國凱盛“兩個跨越”的目標:靠前個目標是實現凱盛上市,成為科技板塊的上市公司,目前這項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預計10月份可以完成,屆時,中國凱盛將在香港股市掛牌;第二個目標是進一步做大做強國內外業務,力爭在2到3年的時間里,使中國凱盛跨入世界工程咨詢業50強行列。
彭壽深愛著蚌埠,蚌埠也深愛著他。他又要駕駛“技術航母”揚帆遠航,蚌埠為他加油,為他祝福;蚌埠的青山綠水說,這里是你永遠的港灣,累了的時候,就在這里停泊靠岸……
彭壽總經理為越南浮法玻璃生產線試投產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