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38860次瀏覽
【中玻網】概述:日用玻璃產業是傳統民生產業,是國民經濟發展不可或缺的產業;是具有創新競爭力的優勢產業;是循環經濟中的綠色產業;是豐富市場,充實和美化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是承擔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日用玻璃行業的基本特性,是涉及領域寬、使用范圍廣、基礎原料多、可循環,發展潛力大。玻璃是透明的,晶瑩剔透,變化萬千,獨特魅力能夠帶來特殊的、意想不到的享受;玻璃具有可靠的化學穩定性和阻隔性(對內容物無污染),作為包裝容器和家庭日用品,是較安全的,較優異的;玻璃具有可循環、可回收、再利用的優勢,屬于循環經濟中綠色產業。
按照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統計分類方法,日用玻璃行業可大致分為四個大的子行業,即玻璃瓶罐行業、玻璃器皿行業、玻璃保溫容器行業、技術玻璃(硼硅玻璃)行業。本文簡述了我國玻璃器皿行業的發展。
一、玻璃器皿的悠久歷史
根據歷史記載和考古發現,在公元前11世紀初葉,我國就有了玻璃的先驅者,到了戰國時代才制造了真正玻璃,并采用鉛鋇玻璃成分,是世界上較早應用的此類成分的玻璃。楚國是我們靠前個玻璃生產基地。吳、楚也是西亞、埃及傳入中國玻璃較早的橋梁。公元5世紀南北朝時,從波斯請來了玻璃制造工匠,引進了玻璃吹制成型法,用無模吹制成玻璃碗、玻璃杯、玻璃缽等空心制品,口部采用燒口和圓口技術,器皿的尺寸和體積明顯增大,玻璃的產量也有所增加,我國玻璃由仿珠寶、玉石到生產玻璃器皿日用品,這時期是玻璃制造的一個重大轉折時期,但日用玻璃仍屬于奢侈品。
到了唐朝,政治穩定,經濟、文化繁榮,為玻璃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根據出土的實物,唐代玻璃的三大類型之一的貢奉品,即為貢奉給皇室、貴族的陳設品和日用品,例如半透明的高腳玻璃杯、透明的玻璃杯、透明帶蓋玻璃盒、透明的玻璃茶碗和碗托等。到清朝乾隆年間,玻璃聞名于世。
二、我國日用玻璃器皿發展現狀
在新中國建立前,在天津、大連、上海等地建立了玻璃器皿廠,均為坩堝熔化,人工挑料,人工吹制。新中國建立后,玻璃科學技術及生產得到了發展。20世紀50年代起,采用了供料機配合的10工位壓杯機,之后又發展了12、14工位的壓杯機,1980年后,還試制了薄壁制品成型機,這些均為玻璃器皿機械化生產創造了條件。
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中國的經濟發展取得令世人囑目的成就,人民物質生活水平得以顯著提高,作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美化生活的裝飾品的玻璃器皿行業得到了蓬勃的發展。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玻璃器皿的市場需求和生產呈現了多樣化,已從原來比較單一的產品,發展成為多系列、多品種,可以滿足不同用途的玻璃器皿系列。
特別是自古到今多少年來,一直由陶瓷產品主導的中國餐具市場。從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在廣東東莞,首先生產適合粵菜系列的玻璃盤,并隨著粵菜的全國鋪開,這一適合帶湯系列菜品盛裝的玻璃盤,就在全國風行起來,促進了玻璃餐具的發展,拉開了玻璃餐具大規模生產的序幕。
由此可以看出,由于人民的消費理念和飲食習慣的轉變,玻璃餐具正在動搖陶瓷產品一統天下的格局。由于玻璃產品具有耐熱、透明、化學穩定性好、生產可塑性強、生產自動化程度高等優點,所以無論從對市場的適應度還是適應現代人們的快節奏生活等,玻璃都具有很大的優勢,玻璃餐具產品將不斷滲透到國人生活的各個領域,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尤其是以微波爐為代表的現代家用炊事用具的普及應用,玻璃餐具更加以其獨到的應用優勢,必將有較大的市場空間給玻璃餐具制造業提供較大的商機而得以大發展。
市場的巨大潛力,促進了玻璃器皿行業的飛速發展,同時也加速了玻璃器皿行業機械化水平的迅速提升。八十年代玻璃器皿壓制機械設備升級改造成為主流。由于看好這一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前景,一些國際知名玻璃機械生產商,紛紛在中國開設辦事處(如德國的瓦爾特Walter玻璃機械公司等),或借助每年在中國北京、上海舉辦國際玻璃技術交流展覽會的機會,推出他們的先進產品。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玻璃行業先后引進德國、意大利、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玻璃設備,生產鈉鈣玻璃的玻璃杯、水具、酒具等和高硼硅玻璃的咖啡杯、壺、玻殼等產品。引進的大模距(較大中心距為394.4)和多工位、多瓣模壓機,在生產各類大型玻璃器皿的同時,也可生產各類食盤、果盤、玻璃碗、玻璃鍋、微波爐盤、玻璃杯、帶把酒杯等類產品。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