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是玻璃纖維增強塑料的俗稱,在世界上已有60多年的發展歷程。作為一種較富挑戰性的現代材料,玻璃鋼產品以其輕質、高度度、耐腐蝕、大量節約能源等優良特性,在各個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大力倡導節能、環保的今天,玻璃鋼行業正面臨整體提升、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
我國玻璃鋼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的玻璃鋼工業起步于1958年,“八五”以來獲得了長足的發展。近幾年,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完善,我國玻璃鋼行業呈現出跳躍式增長之勢,年增長率為國民經濟增長率的3~4倍。2000年,玻璃鋼總產量達歷史較高水平,產量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同時,在國內一些大型企業和部分鄉鎮企業整體實力增強、產品技術含量不斷提高的基礎上,一些合資企業起點高,技術先進,拉動了我國玻璃鋼行業的整體提升。
一、原輔材料工業 2000年,我國玻璃鋼所需原輔材料獲得快速發展,玻纖產量達21萬噸,其產品有無堿、中堿、耐堿、高硅氧、高度等多種玻璃纖維。除傳統的方格布、單向布外,直接無捻粗紗(適用拉擠、纏繞成型)、SMC與BMC、噴射用無捻粗紗、短切原絲氈、濕法表面氈、連續原絲氈、針刺氈、經編織物等產量均高過往年。FRTP(熱塑性玻璃鋼)與FW(纖維纏繞)用無捻粗紗在國內銷量均達2萬噸。
出口玻璃纖維8.65萬噸,進口玻璃纖維8.19萬噸。進口主要是CCL(覆銅板)用電子級玻璃纖維布用紗。
我國原已自德國進口經編機30臺。2000年,航天工業集團總公司703所進口德國多軸經編機2臺;常州第八棉紡機械廠進口德國LIBA經編機9臺,其中1臺為4軸,產銷兩旺。LIBA經編機是世界水平。
2000年11月,浙江省桐鄉巨石集團1.6萬噸無堿玻璃纖維池窯拉絲生產線投產。截至2000年年底,我國已建成8條池窯拉絲生產線。
2000年我國不飽和樹脂(UPR)產量達到創紀錄的45萬噸(日本年產量較高為26萬噸、1999年為20萬噸),進口13萬噸,其中從我國寶島省購進11萬噸,加上未統計進來的及走私,我國大陸UPR在2000年的消耗量達60萬噸。其中1/3用于玻璃鋼,其它用于紐扣、人造大理石與人造瑪瑙、工藝品等。年產量逾萬噸的企業有10家。居首者為廣東番禺福田化工有限公司,2000年不飽和樹脂495萬噸,比1990年時全國的年產量(4.5萬噸)還多。去年UPR固化劑全國產銷量達6000噸,其中年產量1000噸以上的生產廠家有浙江黃巖焦坑化學廠、江蘇江陰前進化工廠等,并有批量產品出口東南亞和歐洲。此外,去年共生產和銷售BYK系列助劑100余噸,應用鎂纖礦物復合填料650噸,銷往我國寶島。梗皣。
二、企業概況 在我國玻璃鋼企業中,90%以上為鄉鎮企業,年產值逾億元者僅11家。近年來,企業質量意識有所增強,2000年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有14家,截至去年底,共有51家企業通過全部質量體系認證。
面臨市場需求與競爭,一些企業進行了二次創業,由原始的手工成型作業向機械化成型轉化,如河南省沁陽市上了纖維纏繞
管道生產線,河北省棗強縣購置了油壓機、SMC(片狀模塑料)生產線。專
門制造玻璃鋼專項使用設備的企業也應運而生。
少數頗具實力的企業技術層次較高,向規模化發展。如河北中意玻璃鋼集團公司生產管道、貯罐、工藝品、格柵、型材等多種玻璃鋼制品并制造玻璃鋼專項使用設備,2000年生產管道200公里,占全國年產量的1/5,年總產值逾3億元;山東省(武城縣)金光玻璃鋼集團公司承接遼寧省農村供電改造工程項目所用的玻璃鋼電表箱,一項合同2.6億元;新疆玻璃鋼制品有限公司2000年生產管道250公里,產值1.45億元。
眾多的玻璃鋼生產企業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差距甚大。少數企業為降低成本,采用劣質原材料或技術不成熟,或
管理不嚴,導致產品質量不合格的事例屢有發生,如青島市黃島供水工程、勝利油田管道工程等。因此,推動廣大鄉鎮玻璃鋼企業的技術進步將是個長期的任務。
2000年,我國纖維纏繞玻璃鋼管、SMC模壓組合式水箱及電表箱、拉擠型材組裝門窗等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品產量驟增,傳統的手糊成型工藝產品產量下降至7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