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10647次瀏覽
從傳統的玻璃吹制工藝起步,祁縣“吹”出了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不僅在數量上快速擴張,生產技術和工藝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在山西大華玻璃實業公司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熔化的玻璃水粘在長長的鐵管一端,工人們在鐵管的另一端用嘴吹,吹的力量不同,熔化的玻璃水就優點地變成圓形的、橢圓的等各種形狀。幾個來回下來,一件漂亮的玻璃工藝品就初步生產出來。“別小看只是用嘴吹,這可是個高難度的技術活,工人師傅們要靠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經驗的積累才能練就一身真功夫。”大華玻璃實業公司企劃部的許筆俊說。
正如在大華玻璃實業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的,幾十年來,祁縣的一件件玻璃器皿產品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吹”出來的,“吹”出一個頗具規模的產業集群,“吹”出一個祁縣的支柱產業。
談到玻璃器皿產業在祁縣得到快速發展并具有相當規模時,許多祁縣人說,這是一個被“逼”出來的產業。他們說,祁縣的玻璃器皿產業是“兩頭在外”,生產用的主要原材料石英砂和純堿全部從外省運進,銷售市場主要是國外。身處內陸地區的祁縣,發展玻璃器皿產業沒有先天優勢。
祁縣縣委書記尚金華說,盡管先天條件不足,但祁縣發展玻璃器皿產業并不是偶然的。首先,祁縣不像周圍的縣市那樣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發展勞動密集型的加工工業一直是祁縣經濟發展的優選方向;其次,祁縣民間具有生產玻璃器皿的悠久傳統,具有一定的產業基礎。
時間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初,祁縣玻璃工業生產合作社成立,9名職工以吹制煤油燈罩等產品拉開了這個產業發展的大幕。50年代末,這個合作社經過廠房建設和設備改造,改名為祁縣國營玻璃廠。以這個不起眼的小玻璃廠為種子,經過不斷裂變,硬是做成了一個頗具規模的玻璃器皿產業集群。
祁縣玻璃器皿產業集群的成長始于上世紀80年代,當時祁縣國營玻璃廠的部分職工離開企業自主創業,創辦了晶鵬玻璃廠和通元玻璃廠兩個民營企業,當年產值1000多萬元,產品打入全部市場;上世紀90年代,玻璃器皿市場繁榮,經過10多年的培育,一批有經驗人才日漸成熟,祁縣的玻璃器皿產業駛入了快車道,生產企業達到80余家,年產值打破6億元。2007年,祁縣玻璃器皿出口額達到1.5億美元,占全國玻璃器皿出口額的20%。
祁縣玻璃器皿產業集群的發展壯大,不僅體現在數量的擴張上,更重要的是生產技術和工藝的快速進步。“祁縣的玻璃器皿生產早已不是原先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情景,2000年以來,我們根據節能減排的要求,對全縣所有玻璃器皿企業進行技術改造,效果非常明顯。”祁縣發展計劃局局長趙沂根告訴記者。
從土圓爐到煤氣爐、電熔爐,到今年開始使用天然氣爐,技術升級經歷了一個逐步前行的過程。一開始土圓爐是玻璃器皿的主要生產設備,用煤露天燃燒,能耗和污染都很高;煤氣爐依然未能完全解決污染的問題;電熔爐污染問題解決了,但耗能較高;天然氣爐則既使能耗降下來,也沒有了污染。
生產設備的不斷更新換代必然對有經驗技術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據了解,現在祁縣玻璃器皿企業從業人員中,擁有有經驗技術人員5000多名,占總人數的14%,同時從德國、羅馬尼亞、意大利和我國煙臺、上海、天津等地引進有經驗人才100多名,常駐祁縣從事新產品和新工藝的開發。
“不只是玻璃器皿產業,在它的帶動下,祁縣的包裝、耐火材料、化工等配套產業呈現出非常強勁的發展勢頭。”趙沂根說,“例如雙友包裝公司已成為山西省規模非常大的紙箱包裝企業,冠中耐火材料公司年產坩堝2萬余只,是全國非常大的坩堝生產企業。”
祁縣現有玻璃器皿產業配套企業80多家,其中包裝企業近30戶,從業人員1600多人,年產值1.3億元以上;耐火材料企業7戶,從業人數260余人,年產值3000余萬元;化工原材料供應企業10戶;蠟燭加工企業、鐵藝生產企業、手繪企業、模具生產企業等共40余家。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目前祁縣的玻璃器皿產業已成為產業基礎牢固、生產布局集中、產品結構齊全、生產體系完善、具有較強出口競爭能力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尚金華說。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上一篇:通遼市3000噸多晶硅項目開工
下一篇:亮相行業盛會 聚焦華南玻璃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