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啤酒、黃酒等,超市和大賣場都不愿回收空瓶,一些煙雜店即使回收,也只限于嘉善黃酒等個別品牌。其他如醬油瓶、醋瓶及麻油瓶等,全在拒收之列。居民家中用空的大量
玻璃瓶只能扔進垃圾桶。這不僅是浪費資源,也將造成環境污染。
空瓶扔進垃圾桶 讀者魏先生提出的問題有普遍性。不久前,記者遇到老鄰居朱阿姨,說起時近年關,她家大掃除清理出的20多只葡萄酒空瓶,拎到收廢品的“大板車”那里,被“彈”了回來:“這種貨色送給阿拉也不要。”其實這些空酒瓶都是剛喝完的,幾乎完整如新,較終只能扔進垃圾桶,朱阿姨直呼“罪過”。
無獨有偶。家住徐家匯路的讀者王先生來電說起賣碎
玻璃,也直嘆“想不通”。他家一塊玻璃圓臺面不慎碎裂,他想碎玻璃容易扎傷人,不可亂扔,便細心地收集起來裝入塑料袋欲賣給收廢品的,誰料一連問了十來個人,竟沒一人愿意收購。事后他才發現,馬路上“大板車”不少,車上裝的卻沒有空酒瓶、碎玻璃之類的廢品。
廠商青睞新酒瓶
記者在采訪中還了解到,舊酒瓶回收利用難,與生產、銷售觀念發生變化也有直接關系。“我們這里地段有價值,你說誰肯騰出地方堆放空酒瓶?”一位超市經理直言不諱地告訴記者,現在都講經濟效益,哪怕營業面積再大,超市賣場也不愿“經營”回收空酒瓶的業務。只要看看超市貨架就知道,銷售的商品,其包裝絕大多數是一次性的,紙盒牛奶、塑瓶飲料等,全都不用回收。就是啤酒、黃酒和葡萄酒等,也是“有去無回”,從不要求顧客付押金退瓶。據業內人士告知,除了一些有名品牌啤酒的生產企業用專
門的防爆B瓶,需回收循環使用,許多酒廠對回收舊瓶灌裝都不感興趣。舊瓶回收環節多,顏色規格不統一,運輸途中破損多,沖洗消毒工序繁,不如用新瓶來得方便,“賣相”也好。生產成本提高了,較終還是轉嫁到消費者頭上。
回收吃力不盈利 老酒瓶、碎玻璃等廢品歷來都可收購,供回爐利用,怎么如今成了沒人要的“棄兒”?記者采訪了徐匯區物資回收利用經營部,黃錦康經理坦言:收購那些東西吃力不盈利。記得以前各區都有“料瓶商店”,專門經營各式各樣回收來的舊瓶雜瓶,除了老酒瓶,還有廣口瓶、鹽水瓶等,甚至連小不點的青霉素安瓿瓶都買得到。因為虧損嚴重,料瓶商店相繼倒閉或轉行。現在還列在廢品收購名錄上的只有
啤酒瓶、黃酒瓶等,收購價已被壓得很低。而碎玻璃,除了裝潢工程拆下來大批量的還有人收購之外,居民家里的根本沒人要,因為連運輸費也賺不回來。
因收購渠道不暢通,老酒瓶、碎玻璃等大量可更新廢品被迫當作垃圾扔棄,實在太可惜。這與當前提倡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精力相違背。有關
管理部門應多加研究,制訂政策,采取措施,盡快使之變廢為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