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6655次瀏覽
【中玻網】經濟新常態下,內部的“眾創”和外部的“一帶一路”被視為中國經濟新政策的兩大主體。
“一帶一路”有很強的理性。首先,改變公開以來,中國主要是向西方公開,結果導致了過度依賴西方市場。今天,在西方經濟不好的情況下,西方盛行保護主義,中國不得不減少對西方的依賴。這就要求中國開拓西方之外的市場,即廣大發展中國家市場。其次,自2008年以來,世界經濟一直處于失衡狀態,西方諸國沒有足夠的能力來進行結構性改變,從而實現經濟再平衡。同樣,中國也很難再通過依賴西方市場,來實現本身經濟的再平衡,這也是中國走向發展中國家的原因。再次,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變公開,已經從資本短缺轉變成為資本過剩,同時在很多領域產能過剩。這表明,無論是中國的資本還是產能,都需要尋求新的市場。在國內市場空間不足以消化過剩資本和產能的情況下,發展中國家就必然會成為中國所需要開發的市場。
為了實施“一帶一路”戰略,中國已經成立了中點領導小組、亞洲基礎投入資金銀行、絲路設立資金等機構。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也得到了沿邊沿岸國家的積較回應,因為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發展是硬道理。不過,要實施這個巨大的項目并不容易。迄今為止,盡管相關部門層面做了巨大的努力,但其它很多方面的反應不如預期。因此,如何深化實施“一帶一路”仍然是個艱巨的任務。這里需要考量很多問題,而其中下面幾個問題至為關鍵。
先是“一帶一路”的主角問題。“一帶一路”的主體是資本和資本的主人即企業,而非相關部門。相關部門必須積較參與搭臺,但相關部門不能占據舞臺。不過,到現在為止,給人的印象(尤其是海外)是,好像相關部門要走出去。企業,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民營企業,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盡管有興趣或者動力,但不知道如何參與進去、做什么、怎么做。這就給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相關部門過于積較,而企業從一開始就缺少參與。如果不能把企業的力量動員起來,讓企業成為主體,由相關部門來推動的“一帶一路”就很難充滿動力,更難實現可持續性。
其次,“一帶一路”內容過于單一,F在主要強調的是基礎設施,尤其是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及其所需要的資金手段。的確,中國具有豐富的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和技術經驗,而中國過剩的產能也往往和基礎設施建設有關,例如鋼材和水泥等,同時發展中國家也需要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從理論上說,過剩資本、產能和技術的結合,可以構成巨大的“走出去”動力。但在現實全部政治中,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往往在所在國要有國家安全的考量。很多國家往往因為國家安全的考量,而很難接受中國幫助(更不用說是主要的)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因此,必須大力拓展“一帶一路”的內容。有關方面也已經注意到這個。例如早些時候在重慶召開的亞歐互聯互通論壇上,除了基礎設施、交通、能源、貨物貿易等之外,還提出了是否在沿岸沿邊建設產業園區的問題。實際上,中國在這方面也具有豐富的經驗,并且產業園區也是一種可以使得當地相關部門和人民受惠的方式,即可以為當地相關部門提供稅收和就業。中國也在一些國家例如白俄羅斯進行了試驗,但并沒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計劃推廣到更多的國家。
第三,如何保障資本的安全。“一帶一路”的很多國家,往往法治建設和社會政治秩序不健全,資本必須冒巨大的風險。正是這個關切,中國的企業還是傾向于在歐美尋找投入資金機會。要減少企業的風險擔憂,相關部門必須有所作為。西方相關部門在這方面積累了很多經驗,中國可以學習。亞投行已經走出了很大的一步,即通過公開和多邊主義的方式來保障資本的安全。類似的方式也可以推廣到其他機構和企業層面。
今天的中國已經進入中等收入國家水平,要提升為高收入國家,接下來的10年至15年時間至為關鍵。就是說,要實現百分之七左右的年增長。這既需要像內部眾創那樣市場化的改變,也需要像“一帶一路”那樣的“走出去”項目。在實施這些項目中,必然會出現問題,甚至是巨大的問題,但解決問題需要依靠的是理性主義和有經驗主義,而非民粹主義和運動方式?傊,無論是對內還是對外,如果過去的數量經濟依靠的是經濟本能,今后的質量經濟依靠的是有經驗精力。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
【中玻網】日前,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旗濱集團:我國先階段光伏產能已經超出全球需求,公司光伏產品應收賬款節節攀升,貴公司對光伏產...
202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