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我國固定資產投入資金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房地產、汽車等相關行業快速發展,較大地拉動了
平板玻璃產品的需求,促進了平板
玻璃工業的發展。
2006年全國平板玻璃生產能力近4.7億重量箱,其中
浮法玻璃生產線162條,總能力4億多重量箱,占全部平板玻璃產能的85%,已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平均單線規模由2001年日熔化量390噸提高到目前的460噸,品種從普通厚度擴展到超薄、超厚、在線鍍膜、自潔、超白等新品種。平板玻璃結構逐步優化,地區布局更趨合理,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隨著一系列建筑
安全玻璃和建筑節能法規、政策、標準的出臺,安全玻璃、
中空玻璃和
真空玻璃等深加工玻璃快速發展,加工玻璃率從2001年的15%提高到2006年的25%。
當前影響玻璃工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一是產量增長過快,產能潛在過剩風險正在釋放。隨著新增產能的擴大和競爭的加劇,以及能源、原材料、運輸等價格制約條件的增強,企業盈利空間受到擠壓,經濟效益大幅下滑。2006年,全國新建成投產浮法玻璃線19條,總能力5400多萬重箱。平板玻璃總產量超過4.1億重箱,雖然在近幾年高速增長的基礎上繼續增長13.3%,但增產增銷不增效,全行業盈虧相抵后凈虧損3.5億元。大部分普通平板玻璃企業出現虧損,虧損額、庫存、應收賬款同比均有大幅度增長。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深加工率低。目前雖然普通浮法玻璃供大于求,但一些高等用途和特殊品種的玻璃還需進口。玻璃深加工率不足25%,遠低于世界平均55%、發達國家65%至85%的水平。三是企業數量多,產業集中度低。我國玻璃總量居世界靠前,但企業分散,僅浮法玻璃企業就有52家,平均規模只有700余萬重箱。而日本
旭硝子等四大跨國公司就集中了世界41%的平板玻璃、62%的優異浮法玻璃和超過50%的深加工玻璃產量。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玻璃工業在企業規模和產業集中度上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四是平板玻璃質量標準執法不嚴,市場競爭秩序混亂。個別企業為自身贏得更大利益,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偷工減料,生產“非標產品”替代標準產品,擾亂了正常的競爭秩序,影響了行業的健康發展。
針對當前國內平板玻璃工業發展現狀,為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推進結構調整,實現玻璃行業科學、可持續發展,去年底,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印發《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十一五”期間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思想和目標。根據這個通知精力,今后幾年國家將對玻璃工業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實行分類指導,嚴格新上項目。國家將制定和發布平板玻璃行業準入條件。支持技術水平高、市場前景好、有效益、對產業升級有重大作用的大型企業通過技改項目、重組等方式做大做強;對新建項目嚴格控制,不符合條件的新建工藝生產線,各地方投入資金
管理部
門不得予以核準或備案,資金機構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新增授信支持,土地
管理、城市規劃和建設、環境保護、質檢等部門不得辦理有關手續。
二是完善技術法規和標準,加大實施和監督檢查力度。進一步完善有關平板玻璃質量、安全、環保、檢驗等方面的技術規范并嚴格實施,從根本上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對已出臺《建筑安全
玻璃管理規定》以及環境保護、建筑節能等相關技術政策法規和標準要加大實施和監督檢查力度。
三是轉變增長方式,發展深加工。國內平板玻璃企業要要點發展優異浮法和特殊品種,多生產個性化、難度大、附加值高的品種。努力克服企業發展單一浮法的“有經驗化”戰略,轉向“價值鏈向上下游延伸的縱向整體化戰略”,不斷提高自用深加工玻璃的比例。
四是促進大集團發展,積較參與全部競爭。鼓勵優勢企業通過并購重組加速低成本擴張,促進大集團形成和發展,提高行業集中度,優化資源配置。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資源,采取市場多元化和以質取勝的策略“走出去”,參與全部競爭,鼓勵
出口附加值高的深加工產品和到國外開展工程總承包或直接投入資金辦廠,進一步擴大全部市場份額。
五是嚴格質量和環保執法,加大淘汰落后工作力度。加強質量、環保執法監管,加大抽查頻次,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對目前少數地區仍然存在規模小、能耗高、質量差、環境污染嚴重、技術落后的“平拉工藝”生產的平板玻璃,要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產業政策的要求,堅決予以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