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90年代,江蘇一家中型
玻璃器皿集體企業的供銷員施衛東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前來玻璃器皿廠推銷
石英砂的推銷員,竟然大都來自全國率先實行農業“大包干”的安徽省鳳陽縣。之后,施衛東的人生就從這個發現開始出現了轉折。
創業果斷邁出靠前步
原來,鳳陽之窮在全國出名,但鳳陽卻是石英砂的產地,潔白晶瑩的石英砂礦藏豐富,位居華東地區之首。
遺憾的是,鳳陽的石英砂當時的賣價竟然比普通的黃沙還要便宜。施衛東據此判斷:石英砂的產地安徽鳳陽看來沒有玻璃廠家。他想,能不能在鳳陽干出一番事業呢?1996年,施衛東經過慎重思考,帶著兩名助手來到安徽鳳陽考察投入資金環境。果然遍地潔白晶瑩的石英砂礦藏的鳳陽,卻沒有一家真實意義上的玻璃企業。在玻璃器皿行業干了10年的施衛東作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辭職下海,自己來做一家像模像樣的現代化玻璃器皿工業企業。
于是,他便按著自己設計的人生軌跡起步了。
發展企業興旺靠為人
10年后,施衛東的德力(蚌埠)玻璃器皿有限公司在安徽已經頗具規模。公司由一個廠發展到現在的5個分廠,占地面積由以前的30畝地發展到現在的538畝,年銷售額也由以前的幾百萬增長到現在的2.8億元,其中
外貿占銷售比例的30%,實現年利稅1200萬元。
一家民營企業短短10年時間從無到有,首先要歸功于施衛東的具有慧眼。而企業成功走過10年,不斷發展成長,一定會有他獨特的經營理念。施衛東強調:“人才是企業發展的支點。”
2002年11月18日,在德力公司年慶典大會上,施衛東宣布了員工的名單,并頒發了榮譽證書,外加每人發紅包一個,里面是5萬元獎金。這事引來一片嘩然。不僅如此,在今年的10年慶典上,施衛東除向員工頒發獎金外,還親手將幾把奧迪轎車的鑰匙交到10年來一直陪伴德力的經銷商手里。
在施衛東的眼中,員工是德力公司的中堅力量,是德力公司的人才,是德力發展的動力之源。
回報真誠用心立品牌
在德力有個規矩,每年春節前夕,施衛東總是會親自帶上敬老慰問金,向公司員工中年滿65周歲以上的父母們送去節日的問候和感謝。同時,為豐富員工們的業余文化生活,他先后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建立了職工綜合娛樂室,有KTV、圖書館、健身房、乒乓球室、桌球室、網吧,在員工生活設施、居住環境和辦公環境的改善上投入資金近千萬元,打造出一處現代化、公園化廠區。
企業盈利了,施衛東首先想到的是回報社會。他先后向社會提供多達2000個工作崗位,吸納下崗工人近200人,招聘大學畢業生100余名,為緩減社會就業壓力作出了一定的貢獻。同時,德力先后向南通、蚌埠、鳳陽等地的基礎建設、希望工程等捐助資金數百萬元。
企業做大了,施衛東回報員工、回報社會的赤誠之心產生的凝聚力、向心力終結碩果,10年間打造出一個的民族品牌,德力公司的“青蘋果”、“德力”、“花季”3個品牌遍布全國,走向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