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進行關注
隨時隨地手機看最新資訊動態
27966次瀏覽
治理過剩遠非一蹴而就
其實,針對過剩的戰斗從來沒有停止。
走出去,曾經是這個行業消化產能的非常大希望。隨著出口增加,遭遇貿易保護的風險也在不斷加大。2010年-2011年,菲律賓、印度、南非、澳大利亞、巴西、烏克蘭、韓國等國家,先后對我國平板玻璃采取反傾銷調查或者特殊保障措施,導致平板玻璃全部市場不斷萎縮。
今年前兩個月,我國平板玻璃出口持續下降。山東、河北和廣東居出口省份前3位。1-2月,山東出口平板玻璃944.5萬平方米,增加5.2%;河北出口648.8萬平方米,減少2.3%;廣東出口188.8萬平方米,減少42.7%。上述3地出口合計占同期我國平板玻璃出口總量的68.1%。
今年3月,一場非常大規模的行業自救發起。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同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根據質量標準、環保要求、盈利能力、配套設施、區域布局、技術競爭力等指標,從全行業審核發布要點支持培育7家大型企業。這7家企業分別為:中國南玻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耀玻璃[-0.47%資金研報]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信義集團(玻璃)有限公司、金晶(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玻璃控股有限公司、江蘇華爾潤集團和上海耀皮玻璃[-0.17%資金研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據協會工作人員介紹,協會籌備的這次活動十分慎重,經過了前期醞釀、制定評定方案、發出通知、企業自愿申報、材料整理等程序。今年初在北京籌備召開了平板玻璃行業要點支持培育大企業集團相關人士評審會,來自相關部門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質檢單位、咨詢機構及大企業集團的相關相關人士參加了評審會議。目前這些企業都已經通過了評審,公示期已過。他們的做法,包括這份企業名單,也得到了工信部的支持。
產能過剩似乎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頑癥,治理的必要性毋庸諱言。但是如何治理,如何使一個傳統行業可以“長治久安”?有相關人士指出,“備案制”無疑符市場規律,由市場自由發育生長,但是結果卻是各地低水平、重復建設一哄而上。由相關部門之手進行調控,仍然難以避免過剩-治理-過剩的循環,且并不是市場經濟提倡的手段。而國外行之有效的行業自律模式,因為集中度不夠而力度欠缺。探索我國特有經濟發展模式下的產能過剩,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電視媒體網 記者 郭勇 綜合報道)
版權說明:中玻網原創以及整合的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標明文章來源
免責申明:以上觀點不代表“中玻網”立場,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中玻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玻網只提供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及應用建議。但因轉載眾多,或無法確認真正原始作者,故僅標明轉載來源,如標錯來源,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與我們聯系0571-89938883,我們將第一時間更正或者刪除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