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參加玻璃行業關于創新的座談會,企業家紛紛感嘆創新不易,產品受保護度不夠,被抄襲模仿現象嚴重,甚至我們幫某家企業在易玻商城店鋪做產品展示都被要求產品拍攝要看不出工藝細節,這種膽戰心驚的表現背后估計是成噸的傷害。
深加工玻璃規模化發展的沙河玻璃產業一直以來都被南方企業認為“原創性不夠,技術落后”。近年來,玻璃轉型升級力度不斷加強,“創新”為成為了行業發展的新趨勢。可是,一些自主創新的產品卻常常因為得不到有效保護而陷入尷尬。當前中小尤其是小微企業存在“法律意識淡薄”的現實狀況,判斷市場的標準就是以利潤為主,但往往這樣的企業也只在短期內才有利可圖,無法長期進行有效的市場運作。我們常常都在說“要提高保護知識產權的意識”但是在艱難前行的今天,對于饑餓狀態的企業來說,眼前哪怕只有一線希望企業也會朝著利潤的方向馬不停蹄,而沒有心思靜下來在考慮這些問題。稍微好點的則是一邊反省自身一邊安慰自己“就這一次就這一次”,一邊進行著“簡單的模仿”。對于投入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研發創新的企業來說常常會陷入“維權難”的境遇。
當侵權行為愈加嚴重,愈加多發,怨聲載道以及造成市場口碑下降等負面影響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才知道,企業要在市場上進行優勢競爭必須自主的掌握創新技術。而進行深究這些問題出現的根源在于在,埋頭創新的企業數量太少,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更是少之又少。據相關數據統計,國內建材行業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企業僅為萬分之三,90%以上的企業沒有請求專利,60%的企業沒有自己的商標。知名企業進入全部市場只有產品,沒有專利,很多企業雖有水平較高的技術創新成果,卻未進行知識產權保護,主動去請求專利尋求知識產權保護的企業則更加非常少。
專利證書不僅僅是在技術上的肯定更是企業形象的一個標志,它具有市場說服力及廣告效應,例如在全部展會上,歐美的采購商在對你的產品進行了解的時候90%會問到,“你們的產品有沒有專利?”。因此,技術、產品要受到市場保護、受到認可的一個通行證就是具有保護專利,而這把利劍則有效保護企業效益和信譽,能夠真實抵抗模仿、抄等襲惡意競爭的發生進而維護企業自身利益。否則一切只是紙上談兵。對于沙河眾多加工企業來說,保護產權抵制惡意競爭,從自身做起才能減少這些現象的發生,當企業把真實的維護利益之劍執于掌中,我們才能說實現轉型升級。
坐而論道,不如起而行之,在未來大部分國家市場競爭的環境下,企業只有得到通行證才能被接受和認可,這是正在發展中的企業必須綢繆的未來機遇,只有通過不斷地創新提高自身工藝水平、保護自身知識產權才能維護市場合法效益,維護了企業品牌。從而促進行業的良性、健康發展。
上一篇: 玻璃產業“黃金10年”已結束下一篇: 2015年玻璃行業重大新聞盤點之:企業轉產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