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東海縣飛亞電光源有限公司特種玻璃生產車間,筆者看到一片忙碌的情景:工人們正在趕制150毫米超大口徑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專項使用玻璃管。這種超大口徑的高溫太陽能集熱管專項使用玻璃由該公司全國首創,打破了外國企業長期以來的技術壟斷。
高溫太陽能集熱管是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核心部件,從外觀看不過是一根玻璃管內套著一根金屬管,但它“渾身”是高科技,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國外技術曾國內近20年。全部市場上,德國肖特、西門子兩家公司壟斷了其中的關鍵技術,一根4米長的管子價格曾賣到1萬元金額。僅以它的專項使用玻璃管技術要求為例,材質必須為5.0中性硼硅玻璃,可在零下40℃到零上550℃環境下正常工作;在內外壁均有增透涂層的前提下太陽全光譜透射率達到90%以上。高溫太陽能集熱管是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核心部件,從外觀看不過是一根玻璃管內套著一根金屬管,但它“渾身”是高科技,看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國外技術曾國內近20年。全部市場上,德國肖特公司壟斷了其中的關鍵技術,一根4米長的管子價格曾賣到1萬元金額。僅以它的專項使用玻璃管技術要求為例,要求與金屬實現完全匹配熔封真空條件下可在零下40℃到零上550℃環境下正常工作25年,如此苛刻的質量要求國產玻璃達不到質量標準。全部市場價格1500元金額每根,且要提前半年付款排隊等待發貨,如此高的價格和發貨速度嚴重影響了中國光熱行業發展,中國要想發展光熱必須打破這個屏障,而飛亞電光源不負眾望,七年磨一劍,與國內高等院所及央企合作,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終于研發成功,成為大部分國家第二家有能力規模化生產該種玻璃的制造商,打開了光熱國產化槽式發電技術的一道屏障。
自成立以來,東海縣飛亞電光源有限公司一直堅持技術創新,致力于電光源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分別與上海硅酸研究所、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蘇州大學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先后連云港市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江蘇省高新技術(后備)企業等稱號,建有連云港市高硼特種玻璃材料技術中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2項。去年10月,公司還在江蘇省股權交易單位成功掛牌專精特新板。
自成立以來,東海縣飛亞電光源有限公司一直堅持技術創新,致力于電光源新產品的研發工作,分別與中科院電工研究所、東南大學能源與環境學院、蘇州大學開展產學研技術合作,實現優勢互補,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有效提升了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先后江蘇省民營科技型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等稱號,建有連云港市高硼特種玻璃材料技術中心,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2項。
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公司之所以能在這個領域打破外國壟斷、掌握核心技術,關鍵在于持之以恒的研發創新。2011年以來,公司持續加大產學研合作投入大量資金進行技術攻關,擁有了該技術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所開發的超大口徑高溫集熱管專項使用玻璃制造技術居于世界先進水平,2016年10月被江蘇省科技廳認定為高新技術產品、江蘇省經信委認定為“專精特新”產品。
“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的提升,帶來的是高等產品的井噴和市場占有率的倍增。”公司營銷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公司發明的硬質玻璃管制泡殼生產技術屬大部分國家首創;2013年玻殼生產能力達到2000萬只,產銷量全國很好,成為全國鎢組玻璃產品產業鏈完整的企業,并實現大量出口,國內市場占有率在60%以上。
我們相信,超大管徑高溫發電集熱管專項使用玻璃管的研發成功,代表著東海縣硅產業的一個新的發展方向,已經成為東海縣飛亞電光源有限公司發展的新動力,必將帶來企業的快速成長,不忘初心,砥礪前行,東海飛亞將為東海經濟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上一篇: 栗戰書推進新能源供暖,飛亞技術為環保而生下一篇: 提升自主創新,夯實品牌基礎